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中国意识流派小说的形成有个演化过程,主要依靠外入性生成机制,即从域外引来意识流创作方法,经过五四文学的个体尝试直到三十年代新感觉派的群体实验,使外入机制逐步与自生机制达到契合,最终在上世纪80年代方出现中国化的意识流派小说。意识流派小说在现代中国没有得到健全发展,主要缺乏与其生成机制相适应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的发展为剥削者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途径。媒介所有者一方面通过出卖受众的网络使用行为使他们沦落为资本产生的“数字劳工”;另一方面,也通过不公平、不合理的合同制度无偿占有传播者的劳动时间,剥削传播者的版权。而作为普通传播者与受众的个人和群体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身所受到的劳动时间和剩余价值的剥削,反而在媒介所有者提供的微薄酬劳、毒心灵鸡汤的宣传下心甘情愿沦落为媒介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初期象征派以其新奇诡谲的创作手法和晦涩神秘的艺术效果著称于现代诗坛。近年来,有关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然而,除了公认他们在自觉引进法国象征派诗歌艺术方面有开拓性贡献外,对其诗歌作品的具体评骘仍是众说纷纭。本文将从具体作品的考察入手,侧重于其诗歌意象构造的得与失,分别从法国象征派诗歌的浸染相我国古典诗歌的影响这两个方面作些探索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