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3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甲骨卜辞中的“四戈”即指四方。殷都内的居民依居住方位分为“四单”,而“伍’’是最其层的居民组织。卜辞中的“四巫”指的就是文献中的“四灵”,即“四象”: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相似文献   
2.
"反本归宗"是商代宗教和礼制的基本原则之一.卜辞中的"报",是指祭祀.卜辞中有"即宗"的术语,"宗"指甲与辛日.  相似文献   
3.
关于研究商史的原始资料,非常贫乏,除了《尚书》中的几篇文献之外,要想研究商代历史,直接的史料只有殷墟出土的甲骨刻辞和青铜器铭文。甲骨刻辞受其体裁的限制,仅记述与占卜有关的问题,不可能全面反映商人的活动,所以,商代青铜器铭文就更值得重视,因为其中反映了许多文献及甲骨刻辞中没有记载的史实,像本文所要论述的《我簋》铭文,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例。  相似文献   
4.
关于商代称谓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代称谓除亲称、日名、区别字外,还有尊称,如帝、王、示、宗。多公是王室近亲,在世时称多君,卜辞中的公有时与商先王名号相联。新祖辛的称谓当指最后一位称为祖辛的商先王。商人尊崇的大自然神中还有上子、西子、东子和血子。  相似文献   
5.
《遂公■》是近年发现的重要青铜器,内有长篇铭文,记载了禹治理水土的事情。铭文所反映的思想观念多与《易传》有关,例如中与四方、君王与父母、礼与美、心性与道德,等等。  相似文献   
6.
清华大学藏楚简《汤在啻门》共21简,保存完好,可编联成册,恢复原貌。全文采取问答形式,商汤发问,小臣回答。所论有成人、成邦、成地、成天,四者实为天人之道,属古代帝王的"良言情"。"良言"即《老子》所说的信言。清华大学藏楚简《汤处于汤丘》共19简,保存完好,可编联成册,恢复原貌。简文记商汤取有莘之女,有莘媵以小臣。小臣善烹调,并以滋味作为比喻,说明"和民"的道理。小臣即伊尹,是商代历史上的名臣、商汤与小臣深入讨论治国之术。  相似文献   
7.
“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巫术活动。根据商代卜辞的记载,商王曾祝于宗庙,祭祀自然神时有“册祝”的形式,有些祝祈是为了消除灾祸。  相似文献   
8.
商代甲骨卜辞反映了当时屯兵戍守的情况。因军事需要戍卒以族为单位被征调到边远地区或要害地方。戍守部队不仅仅限于防守 ,还要参加进攻行动。长期驻守未轮换的戍卒 ,有的逐渐就定居于当地。商统治者为巩固边防或新获之地 ,还封建诸候予以镇守。  相似文献   
9.
“主”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主”是天道的代称,《周易》卦象中离、艮、震为“主”。“主”与“常”同义,《周易》卦象中兑、震、坎、离为“常”。商周宗法制社会中的贵族统治者也称为“主”,《周易》卦爻辞中“王”、“君”、“公”等皆与“主”同义。  相似文献   
10.
商代的仓侯     
殷墟卜辞中有"仓侯",仓同苍,苍、青同义。仓侯的领地应位于古代的青州。青州是九州之一,故仓侯应是方伯。有关仓侯卜辞的字迹宽博而俊美,辞中出现了"尔"字,尔读迩。古人认为天道远,人道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