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德国应用伦理学的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伦理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最先产生于美国而后流传到欧洲的一个新兴的实践哲学学科。所以,在人们的一般观念中、特别是在我国许多研究者的心目中,总是把美国的应用伦理学作为范本,以至于不太承认英美之外的其它风格的“应用伦理学”,在我国现今出版的《应用伦理学》教材中,一般都是按英美风格来定义“应用伦理学”的概念,这实际上造成了对应用伦理学的片面理解。而实际上,就是在英美,他们也从来不把自己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当作唯一的范例,相反他们是承认应用伦理学从一开始就具有多样发展态势的。对于这一点,吴新文博士合理地指出过:在…  相似文献   
2.
在亚里士多德的学科体系中,伦理学首先从实践哲学得到规定,而他的“实践”作为个体内在合目的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行为”,是Dasein意义上的超越性本真实存活动,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与“理论”对立的“实践”。当亚里士多德把他的作为实践哲学的伦理学从属于“政治学”时,他揭示出我们“常人”实存的本性就是城邦中的共存。但伦理的共存先于个体的实存,共存的伦理———公正———不是“德性”的一种,而是德性的整体,个体的德性只是附在这一“整体”上的“皮毛”。无论是个体的本真实存还是城邦的伦理共存,最终都是为了人之为人的卓越性(德性)的实现,伦理学本质上成为“人学”,其核心的问题结构是个体的本真实存和城邦的伦理共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厄索斯(ethos)厄索斯(ethos)来自古希腊文εθοc,一般具有习惯、习俗、气质、性格和性情等含义。ηθοc的形容词ethikos、ethika是有性情的、有品格的,因此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伦理学”就是对ηθοc的改写而来。于是,在哲学伦理学中ethos就直接作为表达“伦理”的术语,其世俗的含义指流传而来并共同塑造人的交往形式的生活习惯、礼俗规范和伦理价值与道德意识。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把ethos作为演讲者在听众面前显得“确信”的三种品质倾向:(1)通过演讲者的“权威性”和“可信性”表达出来的确信品质;(2)通过激情洋溢的语言暴力表现的确信品质;(3)通过“逻各斯”,即正确的推理和证明程序表现出来的确信品质。  相似文献   
4.
作为“西方19世纪精神教父”的神学家施莱尔马赫,不仅把神学推向了现代,使之具有了“现代性”,而且他的美学也是作为解决现代性的精神困境而提出来的,作为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的美学表达,他把美学定向为在“伦理学中探寻艺术活动的规律”,也即在人类文化的自由创造领域领悟艺术活动的地位,首次确立了美学研究的文化视野。艺术的自由创造并非只是为了创造“同一性”,而是表现为民族的差异性;艺术品表达的是事物的“内在形象”,艺术的真实性也需从“内在形象”上去把握,艺术家的灵感和沉思是“睁着眼的梦境”,这些都堪称西方美学上的新创见。  相似文献   
5.
谢林的先验哲学体系以知识、历史、艺术为主题,论证了作为世界理性基础的“同一性”的不同进展阶段,三者都是通向同一性哲学大厦的不同阶梯。而这三大主题又是在改造和扩大了的费希特提出的“理智直观”基础上,对康德三大批判的系统重建,从而在“直观”和“审美”的创造性中,为德国古典的思辨唯心主义哲学注入了浪漫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形成了一种不同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6.
7.
莱布尼茨的伦理思想在现代启蒙伦理的发展史上具有一种明显的过渡性质,他试图通过理性的形而上学重建伦理的最终基础,但是在思想中又留下许多经院哲学的痕迹;他与反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英国经验哲学不同,在伦理学上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幸福论伦理学的许多论题,但又不是从德性论而是从法则和义务的概念出发,甚至把所有伦理的东西归结到作为最高立法者的神圣意志上。他的伦理思想的大部分内容都被康德所继承,而他的旧形而上学却被康德所摧毁和改造,但无论如何,前康德哲学的最重要努力在他的思想中找到了核心。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耶拿时期的《伦理体系》手稿的发现,不仅驳斥了人们长期以来对他的思想缺乏道德的指责,而且为从这一古典实践哲学路径去解读他的哲学体系提供了可能。本文回应了西方学术主流从承认理论来解读这一著作的理解框架,指出从自然伦理解体到伦理共同体的重建才是《伦理体系》所要展开的根本问题。其中从自由伦理与犯罪关系揭示出伦理文明进程必然出现的野蛮化荒废,显示出黑格尔独特的思想冒险,而让政府担负起重建和守护民族伦理共同体免遭瓦解的伦理政治使命,更凸显出黑格尔实践哲学是非现代的,从而具有拯救现代危机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费希特《伦理学体系》是按照其知识学原理写成的,按一般理解是知识学原理在实践领域即伦理生活世界的应用。但是,如果知识学原理本身是个不关涉实践的单纯概念的思辨,它又如何能有向实践应用的规范有交往性呢?本文由此疑问出发,探究在国内外学界很少得到深入探讨的费希特的知识学原理同实践哲学的内在关联,认为费希特的知识学原理不可被理解为单纯的逻辑学,而只能被理解为伦理的形而上学,才是有规范的有效性。由此试图得出的结论是,费希特的知识学原理本身,只有从本原的实践,即本原行动出发,才使得它作为形而上学成为可理解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康德在摧毁了旧形而上学大厦之后,创建了一所道德形而上学的宫殿.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寻找归依.而自由之作为道德主体的纯粹形式性正构成了道德的基础和根据.设定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却又显示了自由的限度.文章最后指出了道德与自由相互对立的真正根源以及康德后期哲学探索对解决自由与幸福的现实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