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才调集》是后蜀韦縠编定的一部大型诗歌总集,收诗一千首,是现存唐人选唐诗选集中数量最多的。在清代,此集盛行,评注本众多,其中冯舒、冯班评点本影响很大,纪昀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删正。在对比二者所有评点过程中可以发现:从"删"诗上看,纪昀重诗的"质""兴象""自然",又不排斥"调响秾丽";从"正"二冯的评点上看,纪昀对江西、西昆两派基本持"折中"的态度,主张应相容并蓄,博采各家之长。  相似文献   
2.
对上证指数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的尾部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利用Gumbel-H copula函数、极大似然估计法、二元极值Logistic模型等多种方法研究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的相关强度.结果表明:两序列尾部渐近相关,但相关度不是很强.  相似文献   
3.
偶像剧起源于日本,韩国偶像剧博采众长后来居上,日韩偶像剧皆已成为"文化输出"的黄金产业,赢得中国观众的喜爱.青春、爱情、励志和娱乐是日韩偶像剧构成元素,"爱情蒙太奇"、"同一屋檐下"、"灰姑娘传奇"是日韩偶像剧常见的叙事模式,这是日韩偶像剧辉煌的缘由.国产偶像剧必须走本土化之路,而24集校园青春剧<聚沙>作出了偶像剧本土化的有益的实验,走出了一条民族化偶像剧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4.
数字特技对电影的长驱直入,使传统特技对电影的作用由"缝缝补补的针"变为"开天辟地的斧",并且对电影本体论进行了解构.数字特技使电影的本性--"奇观"得以彰显."奇观"的高难度极致状态有令人振聋发聩的美学效应,又具有"语言叙述"的叙事功能,更有象喻与点题作用.奇观与虚拟美学血肉相连,符合并满足消费时代的受众需求.所以,数字特技对电影本体论貌似颠覆性的解构实质是革命性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艺谋是中国最杰出的电影导演之一,斯皮尔伯格则创造了美国电影的奇迹。斯皮尔伯格从崇尚新技术主义到回归纪实美学,张艺谋则从造型艺术起家到新现实主义再到技术加唯美主义,两人都在创新求变。但他们是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因此也就必然地带有各自的文化烙印,斯皮尔伯格以宏大、张扬、璀璨的电影语言推行扩散着西方的文化观念和价值理想,张艺谋则试图最大限度地弥合中西文化差异,追求一种“主流的”、可以“平等”对话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6.
数字技术无疑丰富了电影创作手段,极大地拓展了电影艺术的美学空间,使人类制作影像的能力发挥到顶峰,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观众越来越高的精神需求.然而,数字技术对于电影创制者和观众又是一把双刃剑,在数字技术统领电影主流地位、制造电影奇观的同时,如脱离适度走向过度,必将是人文精神的坠落,也就等于电影丢却了灵魂而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7.
文章梳理了中国古籍阐释缘起,以皮锡瑞《经学历史》分期为依据,运用西方阐释学术语对比各个时代古今文家对经典阐释的异同。从共时层面比较经学、史学、子学三类古籍的阐释说明中国古籍阐释的侧重点在于经学,中国古籍阐释等同于经学阐释;从历时层面对比古今文产生、争论、融合、复兴、更易五个时代学者对经典的不同阐释,了解中国古籍阐释发展的历程。正如皮锡瑞所言,"学愈进而愈古,义愈推而愈高;屡迁而返其初,一变而至于道"。  相似文献   
8.
韦庄对色彩的感觉极为敏锐,他过半的诗中都运用了色彩来营造繁多密集的意象.其诗中颜色字出现总体频率较高,而在不同诗歌内容中的分布上,也有其特点.韦庄同时善于“调色”,在互补色、对比色、调和色、相似色与叠色等方面的运用都有着独特之处,这与他感伤诗风的形成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