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1.
杜刚  邢巨娟 《理论界》2012,(6):131-133
文化从其本性上讲,体现了人类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存在属性。文化是人类创造成果的凝聚。古往今来,人类通过自身的文化创造活动,在不断地彰显文化创造活力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与社会的整体发展。当今的时代,文化创造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自身综合实力的重要表征,因此,不断地促进自身的文化的创新,提升其文化创造力就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历史重任。尤其对于当今的中国社会,在文化体制变革的进程中,积极促进自身文化创新机制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是揭示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依据。文化的存在不以我们的主观好恶与主体选择为转移,它以其刚性的力量超越个体意志而对人施加影响,规定着人类的生活样式。  相似文献   
3.
杜刚  邢巨娟 《理论界》2011,(5):74-76
在近期公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十分重视人才的创造能力的实现,纲要中在其指导方针中指出:"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足以见得,人才的创造力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来源。相关学者对此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然而,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从人与文化关系的角度对其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探索,努力廓清人才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本文旨在通过从文化哲学的研究角度,依照"人文"互创理论对当代中国文化创造力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对研究中青年人才创造力的实现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解放人才和人才创造力的实现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解放人才实质是人才创造力的实现,人才创造力主体内涵包括个体人才创造力和人才集体创造力,人才创造力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离不开人才之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和审美素养三大系统的介入和渗透,是一个“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造力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能力,它是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出新事物的能力,是创造主体所表现出来的完成某种创造活动所具有的个性品质.文化创造力的产生动机主要包括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主要体现在文化主体的超越本性、文化主体的内在需求以及文化主体的历史责任三个方面,而外部动机则体现在外在的激励与压力两个方面.因此,文化创造力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它们共同激发了创造主体的创造活力,开启了创造进程,并在整个创造进程中不断地激发着创造主体的创造激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