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分析──论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与对策邢祖礼不少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不合理,诸生产要素不成比例,这严重制约着经济增长,但要求经济增长则必须打破这种现状,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产生通货膨胀。这种观点正符合我国现阶段的...  相似文献   
2.
说斯密照抄了孟子,太牵强附会,太"阿Q".但说孟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了"分工提高效率"的思想,应该是实事求是的.孟子和许子的根本分歧,并不在于经济上的"分工"还是"不分工",而是在于政治上的"王治民,民治于王"和"王与民并耕而食".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实证主义和规范主义分歧极为深刻且互不妥协,导致了统一理论分析框架的难产。二者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经济学学科属性界定以及经济理论构造前提存在不同看法。经济学有着与自然科学迥然不同的研究对象,以自然科学标准对待经济学是一种苛求和用错对象。假设前提真实性绝不是无关紧要的问题,那种将其虚假性看作是一大优点的观点,则更是缺乏依据的臆断和狡辩。经济理论的“合理性”不在于形式化的外表,而在于反映真实的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4.
经济人:含义与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 ,详细阐述了“经济人”概念及其含义的变化过程 ,揭示出这个假定研究范围和分析方法及分析工具两个方面的不断拓展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 ,作者进一步从方法论角度对“经济人”假定进行一些反思 ,这些反思包括“归纳法”、“公理”和“工具主义”三个方面 ,同时揭示出“经济人”假定对我国经济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