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高校全员聘任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用人制度的改革,全员聘任制则是一种新型用人制度。人才密集的高校推行这一制度势在必然。在高校,推行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聘任制尚需良好的社会环境。深化改革,努力营造与之相适应的内部环境并把握好全员聘任制的各个环节,则是高校应全力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马克斯·韦伯与教育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韦伯的社会学中,各个分支社会学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关联,宗教、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混成一体,很难区分出中心和边缘。也正因如此,论述韦伯的教育社会学,就绝非是在描述韦伯社会学中一些处在边缘的非体系性的有关教育的散论,我们更应看到的是它内含着丰富的问题意识和思想性。在“韦伯的教育社会学”层面,我们可以讨论韦伯就教育究竟著述了些什么;在“韦伯式的教育社会学”层面,我们可以着重探讨后人在韦伯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影响下进行了怎样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在“韦伯的社会学与教育”层面,要讨论的是,从韦伯的社会学原著中,或者从有关韦伯社会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掘出什么样的具有深层次启发意义的教育研究命题。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情景,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本文以农村为背景,以自然观为切入点,基于生态道德建设的需要,展开对农村生态道德建设中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族际政治民主化"作为一种多民族国家治理方式,强调民族分权的民主。在多民族国家中,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是国家正义的应有之义。但是,如果把国家民主的主体落到各个民族单位时,最终的发展结果就是"族主"。而如果离开了国家有效控制和建设的"族主",必将成为挑战国家统一的力量。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所采取的"民族共和国"制度正是"族际政治民主化"理论的集中体现。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走向解体的原因正是在于其过度强调民族分权的治国原则,而这严重削弱了国家的凝聚力和整合能力,给国家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客观存在的同性恋群体长期以来属于人类学研究的禁区,其承受的污名和歧视使触碰这一领域的学者规模和作品数量相对稀少,这种情况在中国人类学界尤为明显。从学科认识论来看,同性恋研究经历了"性逆转"、"性倒错"的医学范式;异性恋框架主导的文化影响模式;建构学派的历史、政治、经济视角批判;以及酷儿理论的全盘颠覆和开放式探索。  相似文献   
6.
进化的转义     
达尔文的影响力并没有很快抵达中国。近代关于他的记录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之后的译作、报刊、私人笔记或考卷等之中。传教士、留洋人士在早期的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尽管他们对于达尔文的介绍常是模糊且不得要领的。严复的杰出工作开启了一个进化的时代,但充斥在报刊和人们思想之中的是一种非达尔文式的进化观念。《物种起源》(下文称《起源》)的翻译大抵可分为两个阶段——本文关注的是第一阶段。《起源》的翻译本可以为纠正进化的误解带来希望,然而译者马君武并没有去颠覆新近形成的进化范式。通过对达尔文文本的修正,马氏尽可能地弥合:达尔文的学说与先前已被灌输给那个时代的进化观念之间的差异。本文的第二部分通过对《起源》第三章和第四章译文的解析,来探究那个年代进化的转义。  相似文献   
7.
何晓星 《管理评论》2002,(12):27-31
中国并未实行全面私有化,却能够获得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什么呢?这是传统经济学所无法破解的当代世界经济之谜。本文试图提出新的理论解释:中国公有产权转化成两种非常特殊的产权实现形式,即先后转化为“内公外私”产权和公私合营产权。  相似文献   
8.
琚晓星  袁利  叶勇 《统计与决策》2007,(21):124-126
教育对经济增长以及就业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文章分别采用不同的计量经济学方法,从不同角度测算重庆市高等教育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的贡献。2000-2005年重庆市高等教育经济发展的贡献取平均值为4.305%,从而指出增大高等教育的投入是实现重庆市经济持续、高速、高效增长的重要的,不容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由于媒体对教师形象的不同理解和界定,以及关注方向、路径及话语各不相同,造成一些主观性、客观性的误读。一方面,这种多元的报道对去除背负在教师身上的道德十字架有一定的祛魅作用,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传播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传媒从业者应强化对教育界语境的了解,特别是对教师这个行业的了解,尝试借用协商式读解来解决问题,消除种种误读,传达给学众真实的教师形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嫉妒理论和内公外私产权①新视角研究了分配差距影响社会稳定的机理。由于中国市场化进程普遍形成了包括城乡、地区、行业、部门、企业、单位等在内的“团体”内公外私产权,中国初期市场经济②分配格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团体间综合差距对总体分配差距的贡献大于团体内差距。根据笔者提出的嫉妒指数=分配差距心理距离这一公式,上述特点基本维持了嫉妒指数或分配差距过大与过小、快乐与痛苦之间的一种均衡,从而使分配差距不会成为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