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周恩来是举世公认的杰出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他在领导新中国26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从实践中总结出来了一套符合客观实际发展规律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管理思想。本文力图探析这些思想的哲学特征,以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一代。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不仅要有正确的教育内容和原则,而且要有符合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方法。基于前者已有许多文章论及,本文仅就后者谈点看法,与同行们共同探究。  相似文献   
3.
近十几年来,人们一直把“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以下简称“两变”)的提法,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命题。一九七四年后,有同志还断定“两变”的提法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精辟概括和生动表述”。(张江明同志的哲学小册子《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以下简称《发展》)“‘两变’的命题,表述了辩证唯物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完满解决。”(梁琼芳:《“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命题,可以理解为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一种科学的表述》,以下简称《表述》,载一九七九年第四期《学术研究》)这更远远超出了一个认识论命题的范围。然而,这种提法究竟是否科学,这种认识究竟是否正确,我认为都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