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韩国的新村运动既有其积极性成果,也有消极性后果。全面认识韩国为期十年的新村运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韩国新村运动在制度设计、全民动员、经济支持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巴伐利亚试验"的实践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年前,由德国赛德尔基金会提供援助,德国巴伐利亚州选择山东青州南张楼村实施“巴伐利亚试验”,对当地进行土地整理、村庄规划,重视教育和农村福利。项目实施十多年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安居乐业。本文拟从试验区实施的背景、现状、经验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揭示“巴伐利亚试验区”中国式的经验与教训,为我国当前实施的多样化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几点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在如何认清农民本质特征和作用等方面,当前学界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乡村治理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也成为后税费时代乡村治理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理论界和实践中对农民认识偏见的基础上,提出农民主体是一个多元化的组合体,并结合对农民及农民主体的新内涵与表现形式,试图重新审视农民及其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公共产品视角下的乡、村组织变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与繁荣是当前的工作重心。而长期以来,乡村组织在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环节上作用不明显,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一度成为乡村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因此,后税费时期发挥乡村组织在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成为今后乡村发展的根本任务。本文从乡村公共产品的角度,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分析了乡村组织在不同时期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认为须打破传统上我国乡村组织在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监督失衡等方面的弊端,重视乡村组织特别是民间组织的建设,通过构建对乡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够有效制衡的乡村组织,促进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研究基于单雏视角解释“产权正义”,没有明确区分“产权”的多种外延,仅将“正义”理解为相时正义,从而为理解产权正叉的概念带来许多障碍。如果基于多维视角,则产权正义中的“产权”既可以指财产权利,也可以指产权制度,还可以指产权关系;正义既有相对性的一面,也有绝对性的一面。因此,“产权正义”不仅可以指“财产权利正义”,也可以指“产权制度正义”,还可以指“产权关系正义”,而且是“相对正义”与“绝对正义”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实现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聚集能力的提升、协调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外其他单元间的人口聚集与流动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针对吉安市城市化发展的自身特性和需求,“政府主导”下人口聚集的政策支持,是吉安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所在。政府在政策制订中应从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中心城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城区辐射力、改善政策环境、促进人口集聚入手,加大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使吉安市成为赣中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7.
现实社区与虚拟社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现实社区和虚拟社区概念有着各种各样的界定.人类的生存正从现实场域过渡到虚拟空间,显示出虚拟社区形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