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认为,有必要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和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生产关系”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而且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因此,关于生产关系的理论,无论经济学界还是哲学界都十分注意对它的研究。最近几年来,理论界的一些同志对斯大林的生产关系理论,提出了种种置疑和批评。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发展。现在的问题是:对斯大林的生产关系理论的批评达到了全盘否定的程度。有的批评者甚至提出:批判斯大林的生产关系“三分法”,“这是我们批判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的一个主要内容。”(见《红旗》1979年第12期《经济理论研究的若干方法问题》一文)那么,斯大林的生产关系理论真的错了吗?它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理论真的“有矛盾”吗?斯大林虽然去世了,无法回答人们的批评了,但是他的著作俱在,有案可查。我们可以来看看斯大林生产关系理论的批评者究竟是否有根据。这里,就几个重要的批评之点作一些评论,就教于批评者,共同探讨一下生产关系范畴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3.
"社会开放"不仅是一个现代政治习语,而且是一个理论概念,它体现了人类社会所具有的一种开放机理,表明了一个密切关联现实的理论问题.从词源上说,社会开放这个词并没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阶段的一个认识结果.确切地说,它是在现代自然科学成果基础上才为社会普遍关注并移植到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4.
论邓小平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思想邹永图历史的进程表明,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功绩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为科学;列宁和毛泽东的历史贡献则是把社会主义从科学变成了现实。然而,现实的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重大的曲折和变化。这就是: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邹永图 《学术研究》2000,26(3):44-48
“全球化”是社会发展自然历史过程的一种现象。“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资本主义提倡的全球化实质是世界的资本主义化,而社会主义提倡的全球化最终是人类的解放和实现世界的共产主义。我们正在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当提高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由张磊、孔庆榕主编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学》这部佳作的问世,是对一门正在兴起的新学科的可贵探索,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新硕果,极为值得祝贺和赞赏!这部佳作在理论建树和学科创新方面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自从广东郑群先生首倡研究中华民族凝聚力以来,已有十年之久的历程,除了发表了一大批研究论文,还出版了有较大影响的《中华民族凝聚力论纲》和《当代中华凝聚力》等专著。相较而言,这部《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更具有新学科的本色。主要表现在:一是进一步明确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学的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提出和分析了中华民族凝…  相似文献   
7.
略论“可持续发展”命题的哲学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主客体关系作为矛盾统一体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命题的哲学阐释,首先应当全面确定和理解其丰富的内涵。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作为矛盾的基础存在的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主客体关系的统一体中,自然界是作为主...  相似文献   
8.
9.
10.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初期,“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受到林彪、陈伯达、江青、张春桥、姚文元一伙的斥责和批判。在他们横行的日子里,从文件到讲话,从报刊到电台,都对这个所谓“反动口号”进行了口诛笔伐。对坚持和赞成这个口号的同志,实行法西斯的残酷镇压。这个口号究竟“反动”在哪里?林彪、陈伯达、“四人帮”一伙为什么那么憎恶这个口号?应该不应该为这个口号来一个“平反昭雪”,恢复它的本来面目?现就这些问题,谈谈我们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