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华侨,新宁铁路与台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东台山县(民国前称新宁县)旅居美国的华侨资本为主投资修建的新宁铁路,是旧中国堪称为民族资产阶级修筑和经营的仅有三条铁路之一。新宁铁路从1906年开始修建公益至斗山线起,到1920年完成台城至自沙线止,先后三期公程,共筑成铁路137公里,以台山县城为中心,北接公益并直达江门北街,南至斗山,西抵白沙。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方言地域和历史发展两个向度来把握岭南历史文化的整体和分区,描述珠江三角洲地区、韩江流域、东江流域、西江地区、及省港澳各区域亚类型文化的特征,并进而探讨保护、开拓和发展岭南文化的意义、原则、及基本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清初,统治集团为了扑灭在台湾的郑氏势力,决定在东南沿海5省实行迁徙政策。广东经康熙元年(1662)和三年(1664)两次大迁徙,从饶平县的分水关至钦州的防城沿海一带,几乎成了无人居住的禁区,惟独澳门例外。以往论及迁徙问题的论著不少,但奇怪的是,在这些论著中却很少论及澳门问题,或往往“点到即止”。因而,清初朝廷对澳门的基本政策,迁徙时期澳门采取的措施,这个时期澳门贸易状况等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口通商”与“澳门航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集中研究了清朝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的原因与背景,并探求澳门的兴起对广州贸易的刺激作用以及鸦片战争前广州与澳门的内河航道,即“澳门航道”在交通、运输、贸易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郑德华 《学术研究》2005,(3):111-116
客家人"来自中原"一说,既曾是客家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又是当代客家人心目中历史的核心.这种观念已不单纯是一种学术观念,实际已成为一种社会群体的文化意识.我们应该用超越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即不仅着眼于文献的搜集和考据,还要认真探讨形成群体观念的各种社会历史因素,以及中国文化传递的方式,从而加深我们对客家方言群体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6.
关于"侨乡"概念及其研究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总结侨乡研究的历史入手,提出侨乡研究是属于地域研究的范畴,而地域特性和历史特性是目前侨乡研究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研究近现代侨乡历史,可把它产生和发展的进程,即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分为五个阶段,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近代和当代侨乡的分界线. "都市侨乡"是近年侨乡研究提出的新命题.这个命题的提出对扩大侨乡研究的视野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笔者不同意"中国一些大城市正在侨乡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