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社会学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演讲辞的文体特点与写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演讲是一种高级的语言表达形式 ,演讲辞的写作 ,有其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特点与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高兴兴,满腔热忧来到了新单位但——  相似文献   
3.
关于叙述人称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在写作教学中,讲到叙述就要涉及这个问题,我也在这里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以就教于方家.一个叙述结构由作家、叙述对象和读者三个因素构成.作家在叙述事件时,可以以故事中人的身份面对读者,也可以以客观叙述者的身份面对读者,不会有第三种身份.如果作家是以故事中人的身份面对读者的,这样的作品是第一人称叙述的;如果作家只是以客观叙述者的身份面对读者的,这样的作品是第三人称叙述的.而一个事件中的人物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参与者,一类是旁观者.而无论作家以哪一种身份在叙述对象中出现,这部作品都是第一人称叙述的.有的论者认为,“‘人称’问题,原本就是一个叙述‘称谓’问题”,并以此确定了“第二人称叙述”的存在,其实是混淆了叙述人称与人称代词这两个概念.在语言学中,“我”是说话人,“你”是听话人,“他”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一方.从这个角度来讲,事件是作家讲给读者听的,读者是听话人,第二人称指代的应该是读者,而一般说来,作品中的“你”不会是读者,而是叙述对象,“你”的故事是给读者看的,那么辨析叙述人称时,考虑的仍然是作家的身份.有的论者还混淆了作家的立足点和人称代词的区别,以为第一人称叙述是作家站在“我”的立足点上,第三人称叙述是站在  相似文献   
4.
如果那些战功累累的公关专家肯说出自己成功秘诀的话,“灵活”无疑会是排在第一位的原则。什么灵活?方式灵活,方法灵活,语言灵话……而归根结蒂是———思维灵活。熟知公关思维的有效角度,是公关思维灵活起来的重要基础。对方、己方、公关内容和公关大环境(即民族、...  相似文献   
5.
问是以与辞格、复句、篇章结构相融合为其存在和发展的方式的。问是在与辞格相融合中求得了横向发展,在与复句相融合中完善了自身,在与篇章结构相融合中体现了自己的实践功能。这是一种开放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