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滇西北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但是,与内地和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自然优势还远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旧传统观念的束缚。旧传统观念表现在:(1)重男轻女的生育观;(2)血缘维系的宗族观念;(3)神权文化的遗留;(4)“有肉同吃,有酒同喝”等原始共产主义观念;(5)重农轻商的自然经济观念。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几点解决办法:(1)要充分认识旧传统观念的危害,清除其影响;(2)建设文明村,大力发展文化教育;(3)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疏理流通渠道;(4)干部要带头破除旧观念。文章还提出,决不能搞突击运动,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让各民族自己起来逐步消除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2.
又可分为图画文字和象形文字两个部分。图画文字是类似连环画的文字,一个符号至少读两个以上音节,某些方面近似图画。著名东巴文化大师李霖灿先生对图画字艺术价值给予极高评价,他说纳西族东巴中“真不乏天才横溢的大艺术家”,“无论是龙的飞翔,鹤的舞姿,愤恕的野牛,疾驰的骏马一一具有刚健流利的线条”,“都使人惊讶不已”(参《么些经典艺术论》)。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振兴中华民族,重要的问题是民族精神的新解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不能正确深刻地认识自己,这是决定民族精神解放程度的基础和前提;冲破僵化的思想观念是实现民族精神新解放的核心;实现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既是民族精神新解放的社会环境,也是民族精神自我解放的目标。民族精神彻底自我解放之时,正是中华民族在东方伟大复兴之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云南许多偏僻的民族地区,几乎毫不例外地可以看到江浙一带个体摊贩的尼龙索、皮带和墨镜,甚至不乏来自东洋的收录机、电视机和越野车。使人不禁想起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一段精辟的议论:廉价商品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和闭关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不甘心灭亡的民族采用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象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共产党宣言》)今天这门“重炮”仍然有力地冲击着民族地区,而商品  相似文献   
5.
2011年12月31日上午,由云南省民族学会、云南省民族商会联合举办的纪念赛典赤诞辰800周年座谈会在昆明召开。云南省政协原主席刘树生,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省关工委主任张宝三,省政协原常务副主席赵廷光,省政协副主席、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马开贤等领导出席了座谈会。来自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专家、学者共7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省民族学会副会长、省民族商会秘书长杨振主持。座谈会上,首先宣读了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纪恒的贺信。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举办座谈会的目的、意义及赛典赤的贡献、国内外赛典赤研究状况等作了热烈讨论,达成共识并一致建议,今后研究、宣传赛典赤应注重为现实服务,即全方位、多形式地利用赛典赤名人效应,打造赛典赤文化品牌,开发赛典赤文化产业;在赛典赤陵园内或其余适当地点建立纪念馆并为赛典赤塑像,使该处在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同时,也成为一处重要的旅游文化景点,同时利用赛典赤研究成果到与其有历史渊源或文化联系的国家如伊朗、乌兹别克斯坦、沙特阿拉伯、泰国、缅甸等国家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在纪念赛典赤的忠爱坊旁以中、英、阿拉伯、波斯文镌刻赛典赤事迹、功绩。与会者一致表示,今后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先贤哲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按李代省长在贺信中指出的"继续在挖掘和发展民族文化事业上发挥积极作用,为把我省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作出新贡献"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6.
每当社会变革时,怎样看待民族传统文化,往往成为争议的“热点”。全盘否定论便是其中极端,《河殇》是它的登峰造极者,它把中国民族文化象征物龙、长城等,斥之为“封闭、保守、无能的防御和怯弱”;断言中国文明发源地黄河及其“内陆文化”,“不能根本性赋予整个民族以一种强大的文明活力”,“偏偏造就不出一个民族的进取精神”,竭力鼓吹只有西方资本主义海洋“蔚蓝色”文明,有“惊异的活力”,能使中国内陆文化“获得生机”。  相似文献   
7.
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10个省区、市 ,有 3个民族自治区、 2 7个自治州、 6 8个自治县 ,世代居住着 38个少数民族 ,近5 0 0 0万人 ,占西部总人口的 17% ,占中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5 0 % ,是中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 ,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繁荣创造了空前的机遇。在西部大开发中 ,以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为宗旨的文化设施建设 ,民族文化的保护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在开发的规划中应占重要位置 ,是时时应考虑的重要问题。众所周知 ,西部…  相似文献   
8.
一百年前,恩格斯意味深长地引用摩尔根一段话,作为民族学奠基性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结束语:“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 显而易见,优秀传统文化几经历史冲击筛选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活”。今天,在建设多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必须认真探讨民族传统文化的机制,要把握其多元复  相似文献   
9.
周善甫(1914~1998)生于丽江纳西族名门教育世家,长于忧患动荡岁月,不惑之年错划为"右派",坎坷磨难.古稀之年退休后,蛰居于翠湖北路陋室,却醉心徜徉于国学之中,无暇观看门外海鸥冬来春去,花开花谢.经10年思索,哲理睿智,佳作迭出,声誉鹊起.这次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周老学术论文集<大道之行>收录了<大道之行>、<老子意会>、<四书选读>、<骈拇词辨>等代表作,约40多万字.<礼记*大同>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周老以此为本,纵论两千年"秦汉宏猷,唐宋雅范,明清佳绪,百年救亡",意在探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真谛.据我的领会,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纳西族传统文化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纳西族文化资源进行了阐述,对纳西族文化独特的价值、主要文化资源及其保护工作进行了论述,肯定了50多年来纳西族文化工作的成绩,并对如何保护纳西族东巴文化的措施、开发的办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