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清代的湘西苗区屯田,始建于嘉庆初年,是有清在边疆、民族地区所建屯田中时间较晚的一个。湘西屯田,尽管组屯的起因和目的是为了监视和镇压广大苗族人民,但由于清朝政府在建屯时,曾参照吸取了近边的如贵州古州等许多屯田经验,融军屯、民屯、苗屯于一体,使之互为补充,并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湘西屯田在清代屯田  相似文献   
2.
文章是从农民进城的角度讨论我国早期城市化,内容包括早期城市化出现的历史前提,农民进城为城市发展带来新动力,也给城市管理带来新挑战,以及进城农民在新的生活环境下的竞争和压力.上述虽不是早期城市化的全部,但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清代妇女的守节和再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表彰贞节是由"女子从一而终"的理论引发出来的,自宋以降,便被当权者奉为规范妇女行为的伦理准则,而且一代盛于一代,及清代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文章讨论了从顺治帝接受汉官建议实施旌表政策,到后来各皇帝都网开一面扩大表彰范围的过程,以及它对社会特别是妇女所造所的影响.文章的后一部分是谈寡妇再嫁.这与统治者所倡导的原则截然相背,但因它符合生活实际,亦能得到社会的容忍,所以尽管受到一些人的谴责,但在下层甚至中层人士中,仍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宣统元年、二年北京灵柩出城登记呈报书记录的资料,并结合其他史料,对这一时期北京年人口死亡数、死亡率、不同年龄段男女死亡比例等,做了大致的测定。鉴于登录的人口死亡原因中,痨症等传染性疾病占有主导的位置;在中青年妇女中,月经病和因做产导致死亡的占有相当的比重;而婴幼儿的死亡,除瘟症、痧症外,惊风、喉症、天花等,都是主要的杀手,从而看出当时北京的医疗和卫生保健,尚处于被动、缺少预防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清代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分类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清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把全国划分出四种不同的经济类型,具体地分析了每一种经济类型生产力发展的概况、阶级关系及其在全国经济上所占的比重,统治阶级所采取的政策。作者指出,这种划分方法,目的在于说明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适当地注意这一点,对于全面考察清代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总体水平,或许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宣统元年、二年北京灵柩出城登记呈报书记录的资料,并结合其他史料,对这一时期北京年人口死亡数、死亡率、不同年龄段男女死亡比例等,做了大致的测定.鉴于登录的人口死亡原因中,痨症等传染性疾病占有主导的位置;在中青年妇女中,月经病和因做产导致死亡的占有相当的比重;而婴幼儿的死亡,除瘟症、痧症外,惊风、喉症、天花等,都是主要的杀手,从而看出当时北京的医疗和卫生保健,尚处于被动、缺少预防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番薯在浙江的引种和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浙江是我国最早引种番薯的地区之一番薯又叫甘薯、红薯、山芋或地瓜,是明朝嘉靖、万历之际由美洲辗转传入中国的。关于番薯早期传入的地点,人们都往往列举福建、广东,以及经过印缅通道由陆路进入的云南省,很少提到浙江,有的学者还认为浙江种植番薯是后来从福建传入的。我认为这样的看法值得商榷。1978年,美国学者何炳隶教授在《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刑案资料,对清代京师拐卖妇女的犯罪活动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主要内容有:形式各异的略卖活动;受害人被拐诱的原因;被拐妇女的去向,她们的年龄和买卖价格;官府对略卖妇女的法律规定与具体司法实践。并结合相关内容,对清代拐卖行为始终兴而不衰的社会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清史首次全国学术讨论会,一九八二年九月十七日至二十三日在北戴河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南开大学历史系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共同筹备的。到会的代表共一百二十多人,提供论文七十篇。清史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在清代前期康雍乾三朝的一百多年间,清朝统治者同各种分裂割据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相似文献   
10.
清代婚姻关系的变化与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清代不同阶级、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婚姻观念和婚姻行为及其变化 ,进行了探讨、阐释。作者认为 ,在清代的两种婚姻关系中 ,虽然它们之间有矛盾 ,有冲突 ,也有妥协 ,但就婚姻行为而论 ,主要是道德伦理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差异 ,是价值观念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