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包买商人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包买商,系指包购并兜售产品的商人。同一般商贩相比,由于他们与生产者的关系密切,甚至有时能够间接或“直接支配生产”。所以,包买商人的活动,在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历史上,起过巨大的过渡作用” 宋代是我国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和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很高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包买商人也比较活跃。当时包买商人曾在哪些部门和地区活动,他们活动的特点和背景如  相似文献   
2.
自从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创立以来,封建政府的官僚机构一朝比一朝庞大,其官吏数额,一代多于一代。至九世纪以后,特别是两宋时期,官司衙署的“容量”更空前膨胀;官吏数额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社会人口的增长速度。这种政治历史现象,一直继续到明清时代。汉唐以来历代官数究竟有多少?官吏繁冗状况与卢籍滋衍状况,比率如何?十至十二世纪间异常突出的官僚机构膨胀,社会根源何在?稍许深入地考察这些问题,似不无  相似文献   
3.
宋代城镇的经济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唐宋时期,至少有四种不同类型与结构的城市;国都、陪都之类政治城市;踞于战略要地的军事城堡;苏州、建康(今南京)等多功能的综合型城市;镇市之类的经济都市。这四类城市,除在建筑布局、管理体制、居民成分等方面的差异外,尤其表现出经济结构的不同即主要指城市物资供应、民居收入与消费品类的构成。城市物资供应结构,  相似文献   
4.
<正> 日本著名经济史家加藤繁先生三十年代发表的几篇关于唐宋镇市的专论,虽闪耀着学术光辉,但某些论断和见解却未必尽妥。如关于唐宋镇市“都没有城墙”的说法便纯属讹误. 唐宋一般镇市,究竟有没有城墙?这不仅牵扯到具体的史实稽考,而且也关涉着整个古代城镇史的研究和争议——这镇市“没有城墙”的结论,迄今仍被不少学者信奉,并用来作为否认镇市属于城市范畴的有力根据。加藤繁此论见于其《唐宋时代的草市及其发展》一文。该文全面考察了唐宋镇市的起源、性质及发展特点,征引了多种史籍资料。他的结论之一是:“县治大多有城墙围着,而  相似文献   
5.
<正> 宋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的解州两池盐年产量,和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解州小池瑞盐旬(十日)产量,是研究十一、二世纪经济史——特别是研究宋盐史的重要数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与《宋会要》,最早保留了这些数据,其史料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被保留的珍贵统计数字中,存在不少问题。兹考订如次。一、天圣年间解州两池盐年产量《长编》卷一○九天圣八年冬十月壬辰条载: 陕西解州解县、安邑两池岁为盐:百二十五万六千四百二十九石五十斤。以席计, 为六十五万五千一百二十席。席,百六十斤。这里提供了两个数字和一种衡制。以石斤计,年产盐1,256,429石零50斤;以席计,则年产655,120席;1席=160斤。两个数字所反映的,实际是同一产量,只是因计量单位不同而有异。若将“石”与“席”均折算为斤,它们应该相等。今考宋代解盐(颗盐)衡制,“以五斤为斗”(《长编》卷九七,天禧五年),“每五十  相似文献   
6.
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的产生,与当时使用铁钱的不便有关。这一点,已成为普通的历史常识。可是,在交子起源与铁钱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却有些违反历史事实的说法,长期流传于中外学术界和历史教科书中。以至交子产生的具体历史真相,被弄得模糊不清。按照这些说法,直接导致交子产生的原由或条件,是宋初川峡地区使用的两、三种铁  相似文献   
7.
郭正忠 《中国学术》2001,3(2):207-232
二十世纪初年,封藏近千载的敦煌秘室宝藏失盗。大批珍贵文物,流散欧洲。其中,在巴黎编号为Pelliot.2667的残卷,即著名的《甲种敦煌算书》。它不仅是“我国现存写本算书之最古者”,而且书中涉及经济、军事、建筑、织造,及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历史题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近百年来,国人反复念及此类珍籍,或为影印,或作介绍,却终因图片模糊,看不真切。有关的研究,也受到限制。若干年前,我曾将这本算书的原件校录一遍。这里略谈几点认识,就教于同好。  相似文献   
8.
杆秤究竟创始于何时,曾是一个招惹争议的问题。与此同时,古秤斤两标准遽然增重的现象,也曾引起历代学者的注意。尽管大家对这两个问题都曾屡抒高见,但时至今日,尚无人将它们联系起来加以考虑。隋唐时代的一斤一两,何以竟会三倍于古秤之重?以往的解释,大都简单地归咎于地主阶级的贪政和人为。然而,在我看来,那至多也仅系原因之一。权衡计量制度的遽变,自有它本身的规律。要彻底揭出这千古之谜,还须从权衡器制的发展变衍中去认真探索。以下是笔者初步研究的几点浅见,贡献出来就教于同行与读者。  相似文献   
9.
八九百年以前,当那些带着崭新技术和交换关系的民间卓筒井,初次加入四川盐井群行列之际,曾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其影响所及,甚至逸出经济领域,多次成为朝廷和地方上争议的重要问题。围绕这种筒井的论辩,屡息屡起;填闭和反填闭筒井的斗争,绵延不绝。这些论辩和斗争,不妨称之为“筒井风波”。其实质,则是包括资本主义萌芽在内的筒井商盐,与旧井官盐竞争的一种反映。拙文《宋代四川盐业生产中的资本主义萌芽》①曾指出,庆历、皇祐间创始的筒井作坊,不仅以小型井腔和活塞汲卤机械工艺等为技术特征;而且,以崭新的经营方式——二、三十至四、五十名“工  相似文献   
10.
契丹盐业及盐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契丹盐产资源辽或契丹的盐产,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池盐(湖盐)与海盐。此外,还有少量土盐和矿盐(岩盐)。属于辽境内的池盐资源,大多分布在广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带:诸如上京临潢府之西,以盛产青盐著称的广济湖;上京道乌古石垒部诸盐池;西京道奉圣州炭山之南的惠民湖落黎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