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动漫影视走出困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动漫影视在世界动漫影视产业中起步比较早,在20世纪中期一度领先。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滑坡,落后于先进国家。其主要原因在于观念到实践尚未转型,人才缺少凝聚与提高,以及缺少市场化竞争与引导。走出困境的对策在于:科学规划,有力扶持;培育本土原创人才,突出创意设计;注重市场化运作,拓展衍生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审美心理和文化心理积淀的角度论证废名小说创作的重要原型母题———追寻精神家园 ,通过对他所展示的两个世界 (“黑暗的世界”和“和现实隔了界”的理想境界 )的对比分析 ,指出他笔下的史家庄 (陶家村 )世界是家园原型的“置换变形” ,探析了废名营造家园世界的价值取向和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西方唯美主义戏剧思潮型塑了中国现代戏剧的面貌,尤其是历史剧。唯美主义使历史剧在思想观念、艺术思维、审美视野、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唯美色彩,但并未出现鲜明的唯美主义戏剧流派。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危机加剧,唯美主义风潮在感应时代的节律中逐渐式微。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的理论视角来观照废名的小说世界 ,论述了废名小说中塑造的两个女性形象系列———母亲系列和少女系列 ,都是作者的阿尼玛心理原型的投射、变形 ,从而揭示了废名小说具有特殊魅力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5.
温庭筠咏史诗在诗歌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位,他咏史诗中所蕴含的讽喻精神,表露出诗人对时政的热切关注。他多采用七律和乐府体味史,以吊古之作为主的七律,“清逸闲婉,殊无尘俗之态”。其乐府体咏史诗,寄寓鉴戒讽刺之意,所以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隐士”的现象、内蕴和功能诸方面进行分析 ,认定“隐士”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原型” ,进而论述废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程小林、莫须有先生和陈聋子等都有浓厚的隐逸色彩 ,是废名隐逸人格的外化 ,是隐士原型的变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