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阐述得十分清楚,而且非常深刻。就现实生活来看,社会主义最终战胜和取代资本主义,决定于社会主义学说及其制度本身优越性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真正显示出来了,它就能在社会中扎下牢固的基础,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是个崭新的事业,也是艰难的事业,这里,没有“现成饭”可吃,不能一蹴而就。各国的历史传统与现实条件不一,不会是一种模式,要靠我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社科院、安徽省委党校、安徽省社联和安徽省邓小平思想研究会筹备组、新华社安徽分社《安徽内参》编辑部于6月3日在合肥共同召开安徽省首次邓小平经济思想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经济思想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将部分专家、学者在会上的发言和书面发言摘编刊载。  相似文献   
3.
农业“大包干”引起中国农村的剧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后来,改革扩展到城市,主要围绕着工商企业如何搞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经过几年的实践,路子越来越清楚,实行租赁制和股份制,是搞活企业的一种重要变革。  相似文献   
4.
剥削阶级在我国(除台湾外)已被消灭或不再存在,“阶级斗争为纲”也不再提了,许多人认为这是盼望已久、理所当然的结论。但有些同志感到“突然”,甚而大吃一惊。觉“当然”者,自有其道理;感“突然”者,也并非无缘无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