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5.12大地震给我国造成惨痛的大灾难,激发人们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可从中学习许多: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党心、民心,心同则钢;人民子弟兵传统永葆常青;决不能让孩子再遭伤害;把信息公开透明坚持到底;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从此开始;用世界的眼光看世界,等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民们说:“摸摸肚子圆了,摸摸脑袋糊涂了。”到城市改革,“是姓社、还是姓资”便成为普遍的问题。在这背后,几个根本性的问题,一直困惑着人们的思想,以致几度引起风波。这些问题是:怎样看资本主义,怎样看社会主义,怎样看中国选择的道路。现在,20世纪已经过去。我们应该在总结人类过去百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这些根本问题求得比较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更自觉地去面向新的世纪。 怎样看待资本主义 首先要正本清源。看看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是怎样说的。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国人皆知的,尽管许多人还并不了解他创建的相对论;爱因斯坦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却并不为国人共知。直到上世纪末西方国家评选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汇集全球一个月投票结果:马克思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这才引起大家对爱因斯坦作为伟大思想家的重视。其实,早在“文化大革命”还未结束时,许良英等人就开始编译三卷集的《爱因斯坦文集》。该文集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后,立即引起当时党的领导人胡耀邦的高度重视。他推荐大家都来读一读这部人类智慧结晶的《爱因斯坦文集》。这部文集在上世…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六大再次重申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并且确定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使我想到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法,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了。 本来,新闻立法,早在二十年前就提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处于革命生涯晚年时期的邓小平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他劝说大家不要去争论“姓社”还是“姓资”,意思是等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邓小平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20年前我访问过温州,见到那里的人们熙熙攘攘地做生意,小商品市场十分红火。温州人说,我们这里是社会主义,我们拥护共产党领导,拥护邓小平思想。但是在那里,我看不到多少历来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特征的国营企业。20年后,我重访浙江,看到浙江…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国人皆知的,尽管许多人还并不了解他创建的相对论;爱因斯坦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却并不为国人共知.  相似文献   
7.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有人就提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许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引起了争论.进入21世纪初,中国正在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国民经济连年高速增长,GDP增长速度一直居于世界首位."中国制造"的产品畅销全世界,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并被称为"世界工厂".中国各地到处盖起了高楼大厦,全国成了建设大工地,还有迅速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这一切被称为世界奇迹.近500年来,中国国势一直下滑,现在正越过谷底.国外有人出版了一本畅销书,名日:<中国已经睡醒>.  相似文献   
8.
钟沛璋 《学术界》2004,(1):175-177
什么是社会主义 ?这是邓小平一直在革命生涯晚年思考的问题。他说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又说 :“发展是硬道理”。他劝说大家不要去争论“姓社”还是“姓资” ,意思是等经济发展了 ,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邓小平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 ?二十年前我访问过温州 ,见到那里的人们熙熙攘攘地做生意 ,小商品市场十分红火。温州人说 ,我们这里是社会主义 ,我们拥护共产党领导 ,拥护邓小平思想。但是在那里 ,我看不到多少历来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特征的国营企业。二十年后 ,我重访浙江 ,看到…  相似文献   
9.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国造成惨痛的大灾难.国家电视台前所未有地迅速公开透明二十四小时滚动连线直播.全国人民在泪水中奋起.进行全民族的抗震救灾.迅速凝聚成团结一致、坚强的伟大力量.公开透明的播报,也使世界各国看到一个过去从未见到的中国.感到震惊和赞叹.……  相似文献   
10.
钟沛璋 《学术界》2007,(1):119-123
中国人民一直在艰难地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先后走俄国人的路,也放开脚走了自己的路。取得了不少成就,也走进了许多误区。直到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为我们构建了社会主义最新的蓝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未来的希望。只有总结历史教训,警惕权力过分集中,加快改革,才有实现这些蓝图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