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视听说课程已成为中国英语教学的一门常见课程,尤其对英语专业的教学而言,影视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的重要课程。为了最有效地利用英语原声影片资源,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的选材设计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英语语言的学习;2.英美文学;3.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与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包括对某些特定的社会问题的思考。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形式设计,学生在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接触英美文化,深入理解英美文学,从而增强思维能力,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相似文献   
2.
一、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70~80年代以来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一历史分界的标志不仅以在50—60年代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如萨特、马尔库塞等相继谢世,更在于新一代人物的崛起以及其思想倾向、理论特征与走向都有新的气息。西方马克思主义自本世纪20年代发觞以  相似文献   
3.
叙事学向价值意义地域延伸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了张开焱先生的《文化与叙事》,留下了受到某种震撼的印象。 第一,在正式阅读文本之前,头脑先留有一个大疑问,即叙事学的研究是否存在着向价值意义地域延伸或曰扩张的可能? 简单地说,在我看来,价值意义的探寻最终必定把问题引入形而上学领域,引向终极价值、终极意义这类纯哲学或纯神学领域。而这些领域最富于“不可言说”性,即存在着“语言的悖论”。那么,在我的观念中,结构主义叙事学则理所当然地属于形而下学范围,明显具  相似文献   
4.
近年盛传,“当官须读《曾国藩》,经商应看《胡雪岩》”。 唐浩明写的《曾国藩》的确蜚声文坛,但官场中人是否热衷于读它,不得而知。然而《胡雪岩》系列不仅在书店、书摊上随处可见,更值得注意的是经商下海者中几乎无人不知,许多知名的或不太知名的民营企业家的书柜、案头上都赫然地陈列着高阳先生这部大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中国,有许多关注美学,研究美学的重要学者,其中一位是蔡仪。在众多美学家中,他是有自己鲜明特色的。甚至可以说,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他是唯一可以与当时声名  相似文献   
6.
文学理论研究呈现出一种衰落的状态,补救的办法是理论创新。本文提出了创新 文学理论研究的两个思考维度,即文化史的思考维度与学术史的思考维度。前者需要把文学理 论纳入文化史的框架中思考,后者强调“考镜源流,辨章学术”。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早年哲学、美学观念辩析钱竞毛泽东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占有特殊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青年毛泽东知识谱系和理想人物范型的考察,展示了他在哲学上务求大本大源、贵动恶静及崇尚履践的特征;作者并进一步联系湖湘文化及外来思想影响,描述了他以农民、农村、劳...  相似文献   
8.
老子学说与中国美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同先秦时代的其他中国哲人一样,老子绝非一位美学家。他既未撰写过任何堪称“美学”的著作,也没有象柏拉图那样分出心来专门研讨过美与美感的问题,甚至也不曾如孔子或墨子那样重视地评价过诗歌及音乐问题。老子只是一位低产的哲人,他所留下的文字,在讲求学科精细分工的今天,似乎与专门的美学研究、艺术研究没有多少关涉。若是打算从《道德经》里寻出一个美学体系来,那只是缘木求鱼。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还要谈论老子哲学和中国美学精神?是否这种题目也纯属捕风捉影,乱点鸳鸯,象某些所谓比较文学的题目一样的主观随意?我们的回答是:第一,不必一提到美学,就立即联想到“结构”、“体系”等字样,就立即联想到康德、黑格尔以及种种冠以“美学”题目的鸿篇巨制。涉及到美学内容的思想探讨,並不一定非要有近现代美学研究的范畴形态。在先秦哲人的思索中往往是在试图解决若干大前提问题时,不经意地奠定了某些美学原则的基础,而这些成果对于我们却有重大的启示意义。第二,无论从历史还是从逻辑的角度说,中国的美学精神绝不是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