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6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92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77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2.
论忧患意识的历史意蕴与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精髓。从思想内涵上说,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危机意识,是一种宏大的历史意识,是一种深切的责任意识,是一种昂扬的奋进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把忧患意识的历史意蕴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忧患意识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考察藏族人独具特色的天葬、火葬、土葬习俗及其渊源后指出:苯教和佛教的有关理论、生态环境以及外来葬俗是天葬形成之最基本因素;古代氐、羌之民的火葬习俗和佛教徒的火葬之俗是藏族火葬习俗形成的根本原因;而苯教“自然崇拜”与“回归自然”的观念是土葬最原始、最直接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以涡轮叶片尾缘中针肋通道的换热为研究对象,讨论并计算出了一定条件下获得最大针肋通道换热量时针肋的形状曲线和换热优势,系统分析了这种拥有最佳形状曲线针肋的通道散热量随针肋物性参数及几何特征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一) 人类要使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得以顺利实现和完成,就必然依赖于一定的组织结构形式。广义地讲,这种组织结构形式也是一种组织、管理手段和方法。换句话说,我们所说的管理体制就是管理手段或方法的外部表现形式。学报的管理体制,顾名思义,就是学报管理手段或方法的外部组织结构形式。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是有序的、有目的的社会组织活动,要使学报编辑出版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顺利地实现既定目标,就需要依赖和借助一定的组织结构形式,即学报必须得建立科学、健全  相似文献   
6.
在清代进士题名录系统中,有场中缮写本进士登科录、场外刊刻本进士登科录、国子监进士题名碑、民间刻印本进士题名碑录和今人编著的进士索引工具书,五种不同阶段的存在形式相互承继。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之一,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考虑到传统多元生态文化的功能。在开放的、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下,传统多元生态文化的约束力远不如在传统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中那么有效、广泛。民族地区只有在维护自身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运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传统多元生态文化的利用和改造,才能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协调功能。因此,民族地区应当在继续维护传统生态文化的多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同时,根据现行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把其改造成为“强生态文化”,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具有较强约束力的、适应现行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包括精神、物质、制度层面的整体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倡议与创新性思想体系。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来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应对当前全球风险挑战的需要,更与世界历史从封闭、孤立走向开放、联合的规律性趋势相一致,是世界历史向更高阶段发展过程中一个可能的“过渡阶段”。在“过渡阶段”中,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制度间关系是现阶段历史发展的焦点所在,并集中表现为两制国家间关系。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正是对两制关系内在对立性的超越,在差异性与整体性的有机统一中推动世界历史不断前进,促进社会主义蓬勃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相似文献   
9.
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般论者认为,乡土社会即使有过士绅,随着近代国家的建构和当代国家对乡村的长驱直入,他们也消失殆尽。 但是一些对乡村精英研究的缺陷是被去领土化视角下的政治观念史所左右。 在此前提下,一些政治观念的长期影响遮蔽了具体时空下的实况。 本文与上述研究的路径不同,以地势民族志方式,研究乡村领导和社会秩序。 基于最近 60 余年的地方历史,本文试图勾勒出从乡绅到中农,甚至到 21 世纪自然村社会中隐然延续的结构。 论文将探索在 60 余年间,国家通过政治 / 组织路线,对血缘 / 地缘的村落社会进行重新编织的基础上,自然村 / 村民小组及其领导人对于基层政治生活和社区维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经典劳动供给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针对经典劳动供给模型的缺陷,增加了最低必需支出约束变量来改进该模型,在改进模型中,发现了拐点工资和最低工资的基本规律.在实证部分利用门槛模型的方法对武汉市农民工的供给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曲线存在拐点.在拐点工资水平下,农民工的劳动供给和工资成反比关系.最后从加大对农民工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为农民工提供制度上的保障等几个方面来为促进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提供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