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8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闻一 《领导文萃》2009,(10):15-31
在当今世界,不读懂俄罗斯,就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全球变局。  相似文献   
2.
史学著作历来把苏联二十年代的“耐普曼”看成是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新资产阶级,把当时反对“耐普曼”的斗争评价为继续执行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措施。“耐普曼”究竟是些什么人?他们在当时有没有形成为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对反对“耐普曼”的斗争究竟该作出什么样的历史评价?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作一次新的、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3.
无论在当年,还是今天,贝利亚之死都令人感到兴趣。贝利亚是苏联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在贝利亚的个人履历表上人们难以找到有关革命的辉煌和业绩记录,而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应该发生的事,  相似文献   
4.
韬晦与胜利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长生不老,即使是斯大林这样的伟人。到1953年,他已经74岁,并且血压高。他酷爱格鲁吉亚赫旺契卡拉村产的葡萄美酒,几乎一个晚上就是一瓶。于是,赫旺契卡拉村的肥土、甜水和美景所结晶而成的这种葡萄酒成了斯大林的“特供”。但到了晚年,这种美酒却成了结束他生命的催  相似文献   
5.
为了纪念中印建交五十周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文化研究中心与北京市对外交流合作办公室于 2 0 0 0年 4月 6日在北京举行“中印经济文化交流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中国前驻印大使程瑞声先生、中国南亚学会会长孙培钧先生和印度驻华大使南威哲先生、商务参赞班浩然先生、文化参赞钱伟伦先生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等单位的七十余名专家学者。中国和印度于 195 0年 4月 1日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已经半个世纪了。与会专家学者就中印之间五十年来的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成就、经验与教训热…  相似文献   
6.
后来者总是把苏联的集体农庄看成是盛开着“红莓花儿”的天堂,总认为集体农庄庄员们过着天下第一流的好生活.这是一种奇特的隔岸看火、雾中观花的现象.由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种奇特的现象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7.
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句至理名言。每当读到这句话,那种“忘乎所以”“手舞足蹈”“眉飞色舞”“情不自禁”“得意忘形”的种种形象都会像幽灵般在我眼前上下盘旋飞舞。 自从斯大林1930年3月2日在《真理报》上发表了《胜利冲昏了头脑》这篇宏论后,这“胜利冲昏了头脑”就越出了至理名言的常规,具有了警世通言的性质,“农业全盘集体化”就成了一种无可替代的真理之途。因为有了这种胜利冲昏了头脑,这胜利就变得越发的神圣不可批评和指责。于是也就有了愚民的万世混沌和圣哲者的永远清醒。 然而,这胜利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胜利?它是生…  相似文献   
8.
法捷耶夫的小说《青年近卫军》于1946年出版。通过这部小说,法捷耶夫把乌克兰克拉斯诺顿市的年轻人地下反抗德国法西斯的英雄业绩呈现在全体苏联人民的面前。《青年近卫军》名扬天下,法捷耶夫也名扬天下。然而,法捷耶夫却没有把这个煤矿城市的“青年近卫军”的故事讲完。所谓没有讲完,那就是这位斯大林宠爱的作家并没有把这支“青年近卫军”的实情都全部讲出来,有的是他只听了一面之词的误差,有的是他曲意逢迎和坚持当时推行的创作路线所决定的。他在书中塑造了英雄,这些英雄团法捷耶夫而得到了英雄称号和荣誉。他在书中鞭挞了叛…  相似文献   
9.
闻一 《南亚研究》2001,(1):51-51
由中国南亚学会主办的“中国与南亚”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5月 2 9日至 31日在贵阳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北京大学东语系、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浙江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深圳大学、云南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等 2 0余个研究机构和高等学府以及外交部、中联部、新华社、《求是》杂志社…  相似文献   
10.
闻一 《领导文萃》2008,(12):99-103
俄历1917年10月25日(11月7日)的革命胜利后.列宁立即宣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并且组织了工农政府。在10月26日(11月8日)的关于成立工农政府的决定中这样写道:“成立工农临时政府,在立宪会议召开以前管理国家.临时政府定名为人民委员会”。但是,人民委员会并没有马上、全面地行使属于它的“行政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