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牧区建设是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是全国第二大牧区。从人口所占比重或从所辖面积,以及独特的地理区位、生态地位和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来看,都说明了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全疆的发展举足轻重。因此,加快牧区建设步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突破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指出新疆牧区经济社会要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新疆牧区跨越式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工作:走出一条适应牧区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牧区人口素质,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国家有关倾斜政策,加强对牧区的扶持,加大牧区水利、交通、能源、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文明的进步 ,游牧民族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自身需求与政府行为的推动下 ,世界上很多游牧民族已经转为定居生产生活方式。实践证明 ,从游牧到定居是一个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本文以新疆为例 ,阐述了游牧民族的概况、生产生活方式特点 ,并从三方面对游牧民族定居的重要意义进行浅析 :一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是实现游牧民族兴旺发达的重大战略举措 ;三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游牧民族聚居的游牧区 ,草原畜牧业在新疆历史最为悠久 ,历经数千年 ,经久不衰 ,是畜牧业的主体形式。但随着牧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传统草原畜牧业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经过 2 0多年的牧区经济体制改革 ,新疆近约 80 %的牧民实现定居、半定居。实践证明 ,游牧到定居是实现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必由之路。本文分析和探讨了游牧民族定居和草原畜牧业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草原畜牧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提出了加快和完善游牧民族定居 ,促进草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1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和全国一样,畜牧业和牧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畜牧业连续20年获得丰收,从根本上改变了畜牧业生产徘徊的局面,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牧区经济实力有所增强,牧民生活正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是新疆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虽然如此,新疆畜牧业与全国水平的差距仍在不断拉大,极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就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面言,仍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畜牧业经济质量不高、效益不好、后劲不足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新疆畜牧业和牧区经济的发展。1.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新疆牧区经…  相似文献   
6.
草原制度包括草原所有权制度和草原产权制度。合理的草原产权制度是保护草原资源和维持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草原缺乏明确规范的产权制度,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制度不完善,是导致新疆草场使用过度,草原沙化、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深入分析草原所有权制度的演变、草原产权制度面临的问题,寻找治理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途径,推进新疆草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既有理论价值,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 1984年以来,新疆对畜牧业生产体制进行改革的同时,在畜产品收购工作中,除了几次提高产品价格外,又陆续出台了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对牧区畜产晶取消统购统销制度,牧民得到了政府计划收购外活畜及畜产品的处理权利,实行议价议购,价格随行就市。羊毛市场区内部分放开,按比例实行计划价格和浮动价格,并积极推行工牧直交、拍卖会等各种交易形式。尤其是1985年下半年随着集市贸易大批从事畜产品交易的个体户的产生以及牧工商、农工商对畜产品市场的介入,彻底打破了由国营畜产晶收购部门独家垄断经营畜产品的格局,对牧区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育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没有几年时间,整个国民经济过热、宏观失控、消费膨胀,加之供求缺口大,内地发达地区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短缺,于是引发了多家抬价抢购,市场秩序混乱。全疆各地为保护地方利益,纷纷实行地区封  相似文献   
8.
(一)中央八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对乡镇企业所作的总结和赋予的使命,标志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所谓畜牧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布局区域化、结构优化、生产规模化、产销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规模化,通过龙头企业、社会服务中介组织、采取经济契约为纽带等形式,把基地、农牧户与国内外市场联结起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牧工贸一体化经营,使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使龙头企业与农牧民之间形成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营机制,并为农牧户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业走产业化之路是必然取向,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自古以来,新疆就以丰美的草原、优良的畜种而著称国内外。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畜牧业连续18年增产,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如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种植业和其他产业相比,新疆畜牧业发展明显滞后;与内地发达省区相比,无论从畜牧业总体水平上讲还是从发展速度或经济效益来看,差距逐年拉大,并且已成为制约新疆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1、与种植业的差距。目前,新疆种植业生产水平和规模已达到全国中等水平。1995年粮食总产达730万吨;单产310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