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论席勒的激情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勒的《论激情》和散见于各篇的关于激情的言说,不仅对当时文坛中不表现人性的真相的新古典主义创作和为了激情而激情的创作进行了反驳,而且对激情的类型,激情的表现,激情对于人性完善的意义,激情与悲剧、崇高的联系进行具体和深入的阐述。其激情观将激情与悲剧性、崇高联系起来,拓展了三者的内涵,扬弃了柏拉图激情神附和郎吉弩斯将激情“神化”的倾向,将激情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把激情从形而上学的玄学领域回归于审美领域,回归于人的生活世界,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承前启下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不同于以陈染、林白等为代表的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专注于都市白领女性生活体验的书写,贺晓晴的小说<花瓣糖果流浪年>把笔触伸向处于社会底层、流浪他乡的打工妹,展现打工妹韩月晴在七年流浪中,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疏于凸显底层劳动妇女生存境遇这一叙事盲点,丰富了当代中国女性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画廊.  相似文献   
3.
日常生活叙事在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呈现了多重景观:探寻日常生活的合理位置;呈现当代平民原生态的日常生活;凸显个体身体和精神体验性的日常生活;张扬审美化、物质化的消费社会日常生活.这多重景观的出现,不仅是在男性话语的盲点之上女性界说自身的一种要求,也是对作为主流的民族国家叙事的反叛和纠偏,在凸现了女性日常生活的多样存在的同时,也张扬了女性日常生活叙事作为边缘话语对主流男性中心话语的颠覆潜能.因此,对于文学研究工作者而言,一方面我们需要去纠正来自主流文学批评和男性批评对女性文本的误读、错读并挖掘当下女性文本的生产性、创造性;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女作家通过日常生活叙事建构话语权威的可能路径,从而更新传统批评观念中对女性日常生活叙事屑小、无意义的否定性心理定见.  相似文献   
4.
启蒙运动背景下西方经典女性主义理论家对日常生活问题的探讨,首先在于清算和批判了把女性局限于日常生活领域的男性中心意识形态,明确指出女性并不是劣于男性的生物族群,并不是只配在日常生活领域中当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其次她们强调女性接受教育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和精神空间都不局限于日常生活领域以及实现经济的独立和自主的重要性;再次她们强调增进女性在非日常生活领域的权利更有助于两性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性的和谐与解放。由于时代局限,西方经典女性主义理论家对于日常生活之于女性解放的意义和价值、日常生活中女性的多元特质和多元存在样态还缺乏思辨,给后来的女性主义研究留下了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5.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于1960年代的结构主义浪潮中,其思想渊源于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具有消解主体、力主文学研究科学化,以"形式"的眼光审视文本,孜孜于探寻文学的深层结构等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女性主义批评新的话语生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视角的引入和众多日常生活理论资源的借鉴、吸收和转化,是中国女性主义批评走出研究的危机和困境,获得新的话语生长点和兴奋点的内在要求。从日常生活视角出发,不仅有益于女性主义批评超脱男性中心创作和批评观念的束缚,认识到女性在日常生活叙事的创造天赋以及这种创造天赋的优越性,自觉构建一个女性主义的日常生活诗学体系;还有益于女性主义文学和批评走出“话语象牙塔”,以对日常生活的叙写和阐释影响、沟通、连接中下层女性的生存经验,使自己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并发挥积极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代女性的话语诉求不仅构成了历史的存在,还仍在构建着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状态.对当代女性在话语诉求中将女性的自我认同等同于社会角色认同而忽视男女性别差异的现象,女性将女性解放话语自觉自愿融会于民族国家话语的现象,以及中国面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话语的期待视野的深入分析,必将有益于女性主义批评反思其所资借鉴的话语资源,从而更明确其在现在的走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