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陆凤贤  曾锦标 《社科纵横》2008,23(4):124-125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国人在人格塑造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困惑与矛盾.如何找到一条能安心立命的人生道路,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儒家文化当中尝试找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儒学利义观发展脉络作简要梳理和评析,指出其主要特征:崇尚群体利益至上性,倡导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通过从人文精神、务实精神、重和精神、自强精神、创新精神方面入手,继承、借鉴传统精神,吸收、融汇时代精神,赋予了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新的气息,从而有效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陆凤贤  丘国新 《社科纵横》2009,24(4):137-139
叶剑英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传统文化对其立功、立言、立德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经世致用的人世作风、广集资料的治学之功、独立思考的思维品格、厚今薄古的史学传统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传统的治学方法在叶剑英身上所留下的深刻烙印和叶剑英对中国传统治学方法的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儒学利义观发展脉络作简要梳理和评析,指出其主要特征崇尚群体利益至上性,倡导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原则和途径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克服的问题.从邓小平理论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包括理论前提、思想前提、认识前提、主体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发展性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包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注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汇和整合;重视语言的民族化和表达方式的通俗化;以群众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新内容.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克服的问题主要有:因循守旧、保守观望等心理的消极影响;混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等认识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