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观和理性主义幸福观的理论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幸福观。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幸福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幸福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幸福的终极目标。马克思的幸福观对于当代人们如何追求幸福及实现中国梦具有较强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加强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加强教学管理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出发,不断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措施,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的责任认定取决于其与共同侵权行为的关系,这也涉及对共同侵权行为"共同性"的认识.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应当采用关联共同说,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分为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和无意思联络的单独侵权,从而在侵权行为法体系中,共同侵权行为分为有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和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4.
模式Ⅱ知识生产的出现使当代大学面临着理念和结构危机,但同时也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当代大学在学科组织、活动边界和价值取向等诸方面进行着改革调适,以有效应对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对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幸福的追寻,幸福感早已成为评定生活状态的重要标准之一.教师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对幸福的体会,一定有其独特的感受.笔者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对教师的幸福感状况进行了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理性思考与分析,最后提出提升教师幸福感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7.
高校教材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落脚点。就教材的作用、选用与使用等作了说明,并指出:只有编、选、用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不同的大学理想,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模式。近代以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带来大学精神的失落。面向21世纪大学的理想应当以新人文主义为内核,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必须实行素质教育,探索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晚清时期我国现代大学的产生,虽然深受外来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直接影响,但其实质是当时我国传统学术转型的结果,是新学制度化的产物。新学是学术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渡形态,是清末民初时期旧教育制度改革和新教育制度建设的学术资源。新学的过渡性使初创的现代大学在学科设置、教学组织和管理规制等方面具有现代性,但其自身浓厚的功利性和封建性制约了现代大学的发展,使其停留在肇始阶段。  相似文献   
10.
跨学科与学科相对,跨学科研究伴随着科学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纯粹的学术活动到有计划的制度设计过程。跨学科科研组织可以分为独立建制型、利益分享型和独立预算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组织面临着资源问题、评价问题、管理问题,需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在跨学科组织外部营造一种开放、宽容的文化氛围;跨学科项目的确立一定要慎重;要在跨学科组织内部培育信任、交流和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