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清末民初是文人画重要的传承和创新时期。这一时期文人画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引书入画思潮。从元代的逸笔聊写胸中逸气,到明末清初的笔墨自身美感的发现,再到清后期金石学风的催发,终于在清末民初形成了引书入画思潮。传统型现代画家们的引书入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文人画抒情写意的内涵和形而上的境界,但却赋予了文人画艺术精神和美学追求新的生命质地。  相似文献   
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只有劳动成为对象化活动,劳动者才能在创造出美的事物的同时,发展和丰富确证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受能力,最终使得自己成为一个全面的人、审美的人。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大力发展生产力,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物质财富;劳动者不仅应将劳动当作理性的、功利的活动,而且应将其当作感性的、超功利的活动;劳动者让劳动成为对象化活动,从而使得自己成为全面的人、审美的人。  相似文献   
3.
随着明清资本主义在江南的萌芽和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风尚的改变极大地影响着文人花鸟画的审美意识,从吴门画派到"扬州八怪" 再到清末的海派、京津派和岭南派,现实主义审美意识由弱到强得以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发展,其内容题材、表现手法和审美趣味等无不折射出市民要求表现现实生活和世俗情感的审美要求.探讨文人花鸟画中现实主义的审美意识对现代花鸟画的创作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元代黄公望的浅绛彩画不是促使浅绛彩瓷兴起的根本原因.黄公望等元代文人画家逸笔聊写胸中逸气的艺术精神经过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明清文人画家的演变后,逸气已经消解,逸笔也嬗变成为引书入画,尤其是清中后期经过金石学风的催化,更进一步将明末清初文人画家倡导的引书入画嬗变成为写意笔法画,即“写画”.这使得文人画与画工画在创作理念、表现形式、审美趣味等方面趋同,这是浅绛彩文人瓷画兴起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