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鲁迅诗《阻郁达夫移家杭州》的诠释者可谓多矣,但历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就手头资料和调查访问所得,对这首诗写作的有关问题谈一点新认识。《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条下记有:“下午映霞及达夫来”。次日  相似文献   
2.
全国各高等院校所办的刊物,对鲁迅先生所作《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发表了许多有独特见解的分析文章和注释。但在讲到左联五烈士被捕和牺牲的经过时,其中的有关史实与事实有较大的出入。最近在全国报刊上发表的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的文章中,提到了上述史实,也有同样的问题。为了正确讲解鲁迅的作品,我将调查后的材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成立与性质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十七日,宋庆龄先生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以下简称“同盟”)参加筹备委员会的有宋庆龄、蔡元培、杨铨(杨杏佛)、黎照寰、林语堂五人。同时,发表“同盟”宣言,阐明了“同盟”的性质、任务、宗旨。一九三二年正是蒋介石派了五十万军队,对苏区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六年春,鲁迅的病情逐渐沉重,那时候,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蒋介石继续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混进革命阵营的叛徒、特务和投机分子,也乘鲁迅病重,对鲁迅大肆进行攻击.在内外夹攻中,鲁迅坚决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线一边,在文艺界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无产阶级口号,批判了周扬、夏衍、张春桥等人根据王明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提出的"国防文学"口号.鲁迅在大病后的一九三六年八月二十三日,发表了《这也是生活……》一文,指出:"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赛金  相似文献   
5.
对鲁迅先生在日本活动的一些史实,历来由于资料不足,史实时间不尽相符。随着文物文献资料的发现,国内外研究者文章的发表,给我们提供了考定鲁迅早年史实的方便。本文就鲁迅在日本的早年活动提供一些资料,供研究者们参考。如有不当,请同志们指正。一、关于鲁迅与蒋抑卮的交往文怀章同志在文章中说:“从一些史料看,若言鲁迅与蒋抑卮的交往始于一九○四年,近  相似文献   
6.
钟敬文老师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一九七八年第四期上,发表了《鲁迅在弘文学院到底学些什么》一文,对我们后生了解鲁迅在日本弘文学院的学习内容启发很大。但在该文注解中曾提到拙作《〈鲁迅年表〉中的几个史实时间》〔注①〕一文,讲到鲁迅在南京矿务铁路学堂学习的功课时,认为“彼此颇有出入”。为了提供同志们研究这一问题起见,我将见到的有关材料,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作家应用笔名,有多种多样原因.我们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从一八九八年开始写文章到一九三六年为止,三十八年中,为了向孔孟之道的鼓吹者、国民党反动派、机会主义分子等形形色色的阶级敌人战斗,共用了一百三十多个笔名.随着斗争形势的变化,压迫愈烈,抗争愈炽,后期鲁迅的笔名变化亦愈多.鲁迅使用这许多笔名就是为了战斗,为了粉碎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可是,有一伙跳梁小丑反动文人,为了向国民党反动派卖灵魂讨赏钱,竟用"侦探""特务"这一类的笔名作文,真是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事.某些善良的人会说:"不见得吧,难道连遮羞布都不要吗?"请看事实:老反革命分子张春桥,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五日用了"狄克"  相似文献   
8.
(一) 鲁迅与坚持斗争的女师大同学没有一起拍照。有一篇文章说鲁迅与女师大同学共同斗争,取得胜利,女师大复校后,“鲁迅与坚持斗争到底的同学一起在校门口摄了一张照片,并且题了词:‘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表示斗争虽然胜利了,但是革命的道路正长,要不断磨锐我的武器,与你们共同前进,将革命进行到底。这八个字是鲁迅和革命青年共同战斗的写照,也是鲁迅一生带领革命青年迎着风浪去搏斗的缩写。” (1) 鲁迅没有和同学们一起合影。一九七五年底,上海鲁迅纪念馆得到了刘和珍、许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午夜,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里,秘密杀害了何孟雄、林育南、柔石等二十四位烈士,①其中有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李求实、胡也频、冯铿、柔石、殷夫等五位同志,一般称为“左联五烈士”。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了抗议和揭露国民党的法西斯暴行,在一九三一年四月二十五日,②出版了《前哨》(第二期起改名为《文学导报》)“纪念战死者专号”即纪念柔石等五位作家和另一位左翼戏剧家联盟的盟员宗晖。  相似文献   
10.
近来,一些同志对鲁迅《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的讨论文章多起来了,这是好现象。最近我们根据调查,对此诗亦有一些想法,现把一些意见写出来,供讨论此诗时参考。一、此诗应何人请求而书及它的创作时间: 本诗原来没有诗题。起先我们以为是杨霁云先生在一九三四年秋编《集外集》时加上的。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九日杨先生自己写了一封信告诉别人,说:“两首诗的题目(按:指《湘灵歌》和《阻郁达夫移家杭州》不是鲁迅原有的。”最近,我们发现在杨霁云编《集外集》之前,在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日出版的《人间世》第八期里,高疆写的《今人诗话》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