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公共财政应急机制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对突发事件公共财政应对状况研究与实践的评述,结合国外公共财政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分析我国公共财政应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层面构建了我国公共财政的应急机制框架,最后借助云南大姚地震案例对公共财政应急框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主权问题是国际法学上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国际反霸斗争中十分现实的问题,多年以来,苏联领导集团在这个问题上散播了不少貌似“国际主义”实为民族虚无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的谬论,制造思想混乱,借以为蹂躏弱国主权、推行世界霸权政策张目。本文试图探讨社会帝国主义主权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揭露它既是对国际法主权原购的粗暴践踏,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主权观的彻底背离,从而进一步看清它的反动实质。  相似文献   
3.
应急管理治理主体在应急管理实践中暴露的矛盾现象,反映了应急管理主体责任体系在确责、履责和问责环节的建设不足。基于治理理论,梳理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应急管理中的基本责任;基于管理机制理论,厘清了四类典型突发事件中各管理主体的主要分工和责任,明确了应急管理履责机制分析框架。通过分析问责制度的问责依据、对象、流程和原则,提出各个环节有待解决的问题。最后针对确责、履责和问责3个环节提出了构建应急管理治理责任体系、完善常态化全流程风险监控、健全纠错容错机制和问责追责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安 《领导文萃》2014,(1):67-68
奥巴马总统连任仅六个月.就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学者阿隆.米勒联想多任美国总统不能使人满意的情况,总结出五个原因。总统职位本身的问题总统职位本身.为执政成功设置最大障碍.总统所面临的挑战远远超过他们手中的权力。开国元老们并不希望总统的职权很弱。但他们也要求。在过多权力与太少权力之间取得平衡。为此.构建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相互制约制衡.其权力不是分隔而是分享。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缘起在中国,谈论外资的国有化,乍看起来,这是一个很遥远的问题,实际却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其所以说“很遥远”,是因为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乃是如何更多更快地吸收外资,以促进中国的社会主义四化建设,而不是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有化。自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投入中国境内的外资虽已达到一定数量,但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甚为微小,远非外资在某些发展中国家里所处的那种地位:操纵了东道国的经济命脉,影响了东道国的国计民生;此外、在中国,也并未出现某些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或  相似文献   
6.
应急管理评价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评价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工作,本文讨论了应急评价的有关问题和国内研究情况。首先给出应急评价的概念,对比分析了应急评价和安全评价的差异。给出了应急评价的分类,随后分别讨论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应急评价,给出九种不同应急评价的特征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论适用国际惯例与有法必依的统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就我国在对外经贸往来中适用国际惯例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在回顾与辨析关于国际惯例的诸般学说的基础上,提炼和概括出关于这一问题的几个理论要点,并由此出发,以近年来土地开发与房地产经营中出现的混乱现象为例,指出不应将适用国际惯例凌驾于有法必依之上,而应将二者统一起来。文章的末尾,作者就如何理解与实现这种统一表明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美国1994年“主权大辩论”及其后续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 ,各国的经济主权是否应该弱化和淡化 ?这个问题 ,近 1 0年来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如何对待“世贸组织”的相关争执之中。如所周知 ,“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产物。成立这个世界性组织的必要前提是缔结多边国际条约 ,即由各个主权国家和若干单独关税区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 ,通过谈判磋商 ,协调各方意志 ,达成共识 ,签订“一揽子”① 的多边国际条约 ,制订对参加缔约各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对于每个主权国家说来 ,参加缔约是为了获得某些经济权…  相似文献   
9.
运用均衡实际汇率理论,对Elbadaw均衡汇率模型进行修正,构建中国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测算了1984—2008年人民币均衡汇率错失程度和实际汇率错位的季度状况。结果表明,人民币自1984年以来经历了三次低估、两次高估。2002—2003年的低估幅度小于10%,2004年低估程度加大;2005年的汇率制度改革是及时必要的;2006年下半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有所回升,改变了从2003年开始的均衡汇率停滞不前现象,表明这次汇率制度改革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评对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科发展现状的几种误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际经济法的内涵与外延国际经济法,顾名思义,是泛指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换句话说,它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由于对“国际经济关系”一词的不同理解,也由于观察角度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国内外学者对于国际经济法的涵义和范围,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