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胡锦涛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理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培育新时代“四有”新人,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夯实民族精神支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人,人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要在和谐社会中才能实现。和谐视阈下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完整学说与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理论。当前,在生产力、市场经济、社会体制、教育等方面都存在着人的全面发展的限制因素。和谐视阈下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奥巴马总统是在美国深陷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亚洲政策调整以及美国推行巧实力外交政策的背景下制定出美国的对日政策,奥巴马总统的对日政策体现在政治上加强和深化美日同盟,经济上美日大力合作共同对付经济危机,军事上虽然出现裂痕但是并未影响到美日军事同盟关系;最后文章阐述了美国对日政策对亚洲和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