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社会学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1.
世界主要港口城市资料 横滨·纽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横滨是日本最大的贸易港口,也是世界第二大港。1854年,美国的炮舰政策打开了日本长达二百多年闭关自守的大门。1859年,根据日美友好通商条约,横滨成了自由贸易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横滨受到很严重的空袭,市区和港口设施遭到大规模的破坏。战后,美国占领日本,接管了横滨港90%的设施、土地及建筑物,直到1951年,美国才把港湾的管理权移交给横滨市政当局,并且把一些码头陆续归还日本使用。1952年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成长”,横滨作为一个海港城市才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经济规律的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网络经济在全球迅猛发展 ,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网络经济时代。传统的工业生产是一个大批量的资源密集型产品生产过程 ,经济运作基本上是按古典经济学家的“完全竞争”进行的 ,经济世界是均衡有序的。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知识与信息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使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理念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由资源供给匮乏转变为资源无限 ,由收益递减转变为收益递增 ,由不完全竞争转变为完全竞争 ,由计划和控制的管理转变为创新和调整的管理 ,从有限的内部空间转向虚拟的、综合型部门的融合。网络经济的兴起 ,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率的增长 ,降低了经营成本 ,增加了规模经济效益 ,改变了企业的理念和营销模式 ,推动了产业的重组和调整 ,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是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实践证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富民强国之路.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开放观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提出的对外开放理论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  相似文献   
4.
寻求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新突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北亚区域走向经济一体化有其客观必然性 :是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竞争加剧的必然要求 ,贸易和投资规模的扩大、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IT电子信息产业的兴起为其奠定了客观基础。该区域经济合作具有以下特点 :是多重矛盾并存下的区域经济合作 ;各国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落差 ;区域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 ,这些特点严重制约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供选择的形式有 :东盟型的自由贸易区、北美型的自由贸易区、铁路和能源一体化联营、东亚地中海自由贸易圈、经济增长三角以及欧盟模式、APEC模式、雁行模式等。今后 ,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特征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特征: 第一,松散性与渐进性。该地区中、日、韩、朝、蒙、俄6国政治和经济制度、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及民族文化差异很大。使得整体经济合作或一体化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从而决定了该区域经济合作过程的松散性和渐进性。 第二,经济互补性。东北亚地区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在资金、技术、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在商品需求方面亦可互为对方提供市场,这是有关各国加  相似文献   
6.
九十年代天津经济如何振兴?对外开放有何妙策?这是大家所关心而又迫切要解决的一大问题。中国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振兴天津市的外向型经济,必须对天津市周围的国际经济环境有一周密深入的了解,才能选准突破口,出奇制胜。综观我国开放改革十年以来的经验,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所以能腾飞,是由于充分利用了邻近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他指出:对外开放是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闭关自守是中国长期停滞和落后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邓小平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及时排除了“左”的和右的干扰,他指出: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必须正确认识和利用外国资本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相互促进,必须抵制资卢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邓小平确立了我国全方位开放的目标,创建了各种开放区域形式,提出实行梯度推进的区域开放战略,抓住机遇,大胆利用外资,使中国走上了富民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8.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东亚地区出现了各种跨国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从发展形势看,有松散型的,也有紧密型的;有的还处于构想阶段,有的则已付诸实施。东亚地区跨国的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形成,有其客观的天时地利条件,是该区域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首先,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加强了东亚地区各国经济贸易的联系与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生产与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以及竞争的加剧,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