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借助经济学中代理问题理论的分析,发现关联交易或称自我交易,包含代理人、委托人以及作为委托人交易对手的代理人的关联方这三方主体。相对应地,关联交易本身并不是一个交易关系,而是包含着委托代理关系、交易关系和关联关系的一个关系束。因此,从功能分析的角度出发,在监管关联交易时,法律也应当针对这三者之间存在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关系来有的放矢地设定相应的规制规则。  相似文献   
2.
银行特殊的资产结构使得银行的公司治理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点,特别是其薪酬安排制度,如果设计失当,会加剧高管、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对此,世界各国都开始对银行管理人员薪酬安排进行监管。中国银监会所颁布的监管措施,注重从数额上来对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的薪酬予以控制,并不能够真正解决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中的根源性问题,同时,这种以限薪为核心内容的监管反倒会在改善银行公司治理中管理层与股东之间代理问题方面得以倒退。  相似文献   
3.
<正>伴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房地产业发展较快较早的城市来说,影响较大。很多中小型的建筑企业都因为企业资金实力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纷纷倒闭。房地产业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提单是被广泛使用的单据,其便利和快捷使其能极大的促进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由于其得以发挥作用的价值所在乃法律所赋予它的功能,而确定提单关系的法律性质则是使其功能得以发挥的前提。然对此,目前学界尚存争议。笔者认为,无论从形式意义上还是实质意义上提单都彰显了一种意思自治的契约关系,故其应为一种合同。  相似文献   
5.
银行追求高风险会影响自身的稳定性,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一旦破产,则会带来系统性危机,要解除这类危机,必须找出银行追求高风险的动机。正是银行破产给金融系统和社会经济造成的巨大损失作为其负外部性没有被银行所内化,银行的股东就产生了过高的风险欲求的动机。确立银行股东双倍责任制是将其负外部性内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行为问题在公司治理方面非常重要.米尔格拉姆实验在社会心理学方面表明,人性中包含人们应该服从合法权力的顺从反应.米尔格拉姆实验表明,道德上的概念如忠诚、信任和责任等所造就的对于权威的顺从,经常会使人们的行为变得完全不道德,但人们却经常依赖这些道德概念来支撑他们的行为.这与董事们以他们对首席执行官的忠诚来支撑他们对明显错误的公司战略的默许相一致,首席执行官相信董事,董事也对首席执行官负责.因此,对于那些致力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人来说,有效的公司治理改革必须在公司治理中弱化米尔格拉姆实验所揭示的这种人们于权威者的顺从反应.  相似文献   
7.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对于包括喀什特区在内的新疆等穆斯林民众聚居的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来说,在进行金融体系建设和引入外商投资时,应当从这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汲取教训.从伊斯兰金融法的视角来看,普通金融体系中充满不确定性以及过度追逐投机利润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借鉴伊斯兰金融法中的一些理念,例如金融体系需透明和公正,禁止投机并且在投资中金融机构与客户风险共担,那么金融危机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8.
“大而不倒”问题源于系统重要性大型金融机构突然倒闭会引爆系统性风险,这迫使政府对其救助,滋生了道德风险,加剧金融系统中的风险累积。因此,对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应在统一监管框架之下,设定事前的审慎监管机制,并约束其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同时,对于发生问题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应采取风险定价合理的事后救助措施,对确实不能救助的则应当保证对其进行有序清算,避免对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9.
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的倒闭会引发金融体系的崩溃,但对它们适用的"太大不能倒"政策又为这些金融机构提供了一种隐性的政府担保,引发它们激励过度从事高风险业务而引发金融危机。《多德-弗兰克法案》中的有序清算制度致力于解决太大不能倒问题,但却未能很好地平衡处理太大不能倒问题潜在的道德风险与解决危机期间大型复杂金融机构倒闭可能出现的系统风险的问题,其核心的几个制度都有捉襟见肘的尴尬。  相似文献   
10.
权威顺从心理现象在人们的道德观念选择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它经常会使人们基于服从权威的观念而违背人性良知,选择完全不道德的行为,并依赖忠诚的道德信念来支撑他们的错误行为。从米尔格莱姆实验来看,有效的公司治理改革必须弱化这种权威服从效应。在公司决策过程中,可设定相关制度来制造持异议的同僚、对立的权威者以及权威者回避监督讨论等机制,以遏制这种权威服从倾向,让公司的监督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涉及独立董事(持异议的同僚)、非执行主席(内部权威者的外部替代者)和完全独立的审计委员会与外部“看门人”(缺席的权威者)等的公司治理制度方案将会对增强监督独立性起到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