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有效途径──实行农业产业化开发韩亚珠一、农村深化改革必须进行农业产业化开发中国农村经过15年市场取向的改革取得瞩目的成就,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体制和经济结构,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支持了80年代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是贫困地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产业化是贫困地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韩亚珠一“七五”和“八五”初期,中国的反贫困实践取得巨大成就,贫困人口从1985年的125亿人减少到1995年的7000万人。但是反贫困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山西作为全国十八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作为全国主要的...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村小城镇发展道路探析韩亚珠一、农村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我国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哪里有小城镇,哪里的经济发展就相对繁荣,哪里的农民就富裕。小城镇建设是使中国农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必由之路。然而目前山西的小城镇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首...  相似文献   
4.
山西粮棉主产区贫困县的成因及脱贫对策山西贫困地区综合开发研究课题组山西作为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作为全国主要的贫困省份之一,贫困面为42.37%,在甘肃、陕西、云南、江西之后居全国第5位。全省50个贫困县主要分布在吕梁、太行革命老区,总土地面...  相似文献   
5.
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认识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农业基础地位的规律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受时空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是一条普遍规律;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一切国家的普遍规律。笔者执后一种观点。本文就有关“农业基础论”的几个问题,做如下探讨。一、对于农业产业的动态发展概念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过程,农业产业的内涵应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原始农业阶段,农业的最终产品,主要是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的基本省情是人口素质低、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已无法与强力投入所形成的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相匹配。因而决定了山西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重大战略目标。山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要处理好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即处理好经济效益同保护环境的关系,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关系;二是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三要优化结构,建立国民经济良性运行机制;四要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五要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7.
贫困与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反贫困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的20年,是中国共产党人实践邓小平反贫困理论,消除中国普遍贫困历史性突破的20年。反贫困理论的成功实践反映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实践和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在反贫困实践中的伟大创造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四届二次理事会暨深化农村改革讨论会于1992年5月25日~30日在山西省汾阳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农经学会的理事、有关部门领导、专家、教授共100余人。现将学术交流中的几个问题和观点综述如下: 1、股份合作制问题关于股份合作制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讨。从理论的角度考察股份制,认为农村股份制是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所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  相似文献   
9.
重新学习毛泽东的工农业协调发展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学习毛泽东的工农业协调发展学说韩亚珠一毛泽东“工农业协调发展”学说回顾早在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鉴于苏联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刚刚起步的工业化过程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在《论十大关系》中精辟地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