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4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文章首先对代际收入流动的相关文献进行简单回顾,在此基础上运用自助法多水平统计模型对不同年份的CHNS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个体属性变量后,农村家庭子女收入受户主收入影响,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代际流动性;文章的结果同时表明农村地区代际流动性不存在中部、东部以及西部之间地域上的差别。最后,文章指出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机会不等与收入不均:城乡家庭收入的代际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机会平等的定义,并给出了二阶随机占优条件下的检验方法。在控制子女努力水平后,利用CHNS数据从代际流动的角度考察了基于家庭背景的机会不等对子女收入的影响。分位回归结果表明,随着分位数的提高,城乡子女收入差距越来越小,但由于机会不等而引起的差异却存在扩大的趋势。建议政府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就业培训,为农村子女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对代际收入流动的相关文献进行简单回顾,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根据所用数据特点提出了分层线性结构模型,最后分析了研究结果,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以Roemer等学者提出的机会平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拟合“合理公平收入”分位回归方程构建“不公平基尼系数”并将其作为评价个税改革公平性的工具.研究发现,2003至2009年间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性在下降.究其原因,一是极少数高收入者的收入增长速度过快;二是由于环境变量导致的实际工资收入与“公平合理收入”差距拉大;三是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结构与实际工资性收入分布的不匹配.研究认为,应该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促进职业或收入合理流动并以此抵御高基尼系数带来的社会焦虑和压力;建立收入公平指数,并将其作为调节个税的依据;适时调整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结构.  相似文献   
5.
基于具有分层结构的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数据,运用两水平统计模型重点考察了农村公共支出对9省(区)农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子女的属性变量后,代际收入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受省(区)间公共支出水平的影响;结果同时表明,代际间收入流动性较弱。建议在增加公共支出的同时,应进一步考虑优化公共支出结构,从而为农村子女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平等机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地区代际收入流动的多水平统计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数据, 从代际传递的角度, 以九省区农村地区农户家庭子女作为分析对象,运用多水平统计模型分析了影响子女收入的因素.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子女的相关属性变量后,子女收入受父亲收入影响较大.这说明农村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较小,呈现出一定的代际继承性.分析结果同时表明农村地区代际流动性存在中部、东部以及西部地区上的差异.最后,建议政府增加公共医疗资源的供给,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加强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为农村子女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增加代际间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7.
8.
“二代”收入差距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是由个体负责因素造成的,可称之为公平合理的收入差距;二是由于环境变量差异或机会不等导致的不合理收入差距.机会不等对“二代”收入差距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1989-2009),通过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测算机会不等对收入差距影响的上限,结果表明,户籍对“二代”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父辈收入和教育水平.将个体固定因子估计值作为“环境变量”的全集,发现机会不等对“二代”收入差距的影响上限为34.8%,远高于16%的下限边界.由于机会不等导致的收入差距最容易触发民众对公平正义的考量,因此制定社会政策,首先应该明确“个体自身努力”和“机会不等”在收入差距中所占的比例,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现阶段坚固的代际壁垒需要政府在积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逐步推进以机会均等为导向的个税改革,并积极构建有利于儿童平等发展的家庭政策.  相似文献   
9.
非正规就业是当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2009年农村数据,采用递归双变量概率模型对农村两代劳动力非正规就业选择中的代际传递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两代农村劳动力非正规就业选择的因素存在差异,但两代农村劳动力在非正规就业选择中也存在一定的代际继承性。子代的就业选择明显受到父辈就业状态的影响。这意味着农村子代劳动力在非正规就业选择中缺乏相应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中的农村家庭数据,在综合考虑暂时性收入偏误、生命周期偏误、同住选择和工作选择偏误后运用分位回归对中国农村家庭的代际收入弹性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在收入分布的两端,由于个体特征的差异导致农村家庭呈现出较强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而在中位数附近则呈现出较低的代际收入流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