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如何走出一条适应县情的民生新闻之路,关键是从县(区)实际出发,定好位,寻求好突破口和抓手。  相似文献   
2.
有很多模型解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及其在不同地区起始时间的差异。对于引起生育行为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有意的政策控制,还是体制变化,抑或是通常的现代化因素,学者们各有争论。在此,我们采用一种行为—体制化的方式将分析从3个不同农村地区收集来的民族志和问卷调查资料。这3个地区包括浙江省的萧山县,河北省磁县,和广东省英德县,它们生育率下降的模式各不相同。我们的分析显示,以上3组因素没有一组能独立解释这3个地方生育率下降的不同开始时间和不同速度。要解释3地生育水平下降的不同模式,我们需要考虑生育率下降早期,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如教育的普及,生育控制的意识形态,社会性别关系等)和政治经济体系(如经济发展,计划生育政策,集体劳动体系等)在内的各种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3.
韩华 《中州学刊》2005,1(6):184-188
孔教是否宗教,是聚讼多年、迄未定论之问题.1913-1917年,该问题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曾成为争论之热点,各界要员卷入其中者甚多.该讨论正值社会嬗变、文化转型时期,无论对当时的舆论、政局,抑或对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潮,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发生在20世纪初年的这场争论虽已成为历史,但给我们留下了文化建设的历史借鉴,其蕴含的历史意义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4.
目前,以普通话为工作用语的良好风气还未在党政机关完全形成,党政机关在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推普政策方面缺乏相应的措施及实施细则,缺乏监督管理机制,缺乏行政管理的力度,其推普工作明显滞后于教育及广电系统。推广普通话,公务员应率先垂范。  相似文献   
5.
赵静  韩华 《南都学坛》2007,27(1):117-120
执政合法性问题是关系政治秩序的稳定性和尊严性的重大问题,直接决定政权的获得和巩固,是执政党不能回避的根本问题。为此必须确立顺应民意的科学的绩效观,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促进大多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构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群众基础;塑造法理型权威,建设法治型政府、参与型政治、责任政治和程序政治,构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制度基础;同时要保持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性,强调主导意识形态的优势,不断开拓现代意识形态资源并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亲和力,完善和优化政治社会化的方式,以构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从众心理——高校德育工作新的切入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中存在着一些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这是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研究大学生从众心理,是高校德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把握大学生思想波动轨迹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大学生从众现象作了具体描述,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在德育工作中利用大学生从众心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语言文字规范化是现代汉语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从新词语产生的原因、特点入手 ,深入分析了新词语产生过程中的民众因素 ,提出了对新词语规范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2011年中国民族法学研究成果甚为丰富。主要涉及民族法学基本理论研究、民族区域自治法研究、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研究、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研究等。笔者对涉及上述内容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综述2011年中国民族法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10.
邓小平按劳分配的经济思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一朵光芒四射的“奇葩”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实践中 ,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理论。一、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观马克思指出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只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结果。”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下要以劳动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科学的按劳分配学说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个伟大发现的基础上 ,对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分配思想进行了革命改造而创立的 ,是在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