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金融也随之产生。网络金融的出现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方面的效率,变得更加的便捷、有效。但是网络金融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其金融安全风险问题也开始不断的出现。本文针对网络金融安全与风险控制进行分析,并为此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学习能力的动态模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产业集群的静态优势刚性是产业集群衰退的根本原因 ,产业集群也需培育其动态能力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本文认为 ,产业集群动态能力的培育需要以集群学习为桥梁 ,通过内部学习获得异质性能力 ,通过区际间学习不断提升异质性能力。集群学习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知识资源、社会资本和关联度 ,最后本文构建出集群学习能力的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3.
近代北京回族报刊为实现民族振兴与发展,在"以教兴族"、"以民兴族"、"以国兴族"三个问题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其初始着力于翻译伊斯兰教经典,为教义传播和教理研究提供平台。后随时代发展大力提倡新式教育,倡兴近代实业,解决"救愚"和"救贫"问题。当中国遭受日帝侵略之际,回族报刊投身于抗战救国的动员中,将国家命运与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实现了民族振兴意识的升华,从而为民族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面临着体制障碍、技术障碍和阶段障碍,任重而道远。转型过程也将耗费巨大的成本,但是长期收益相当可观。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有四个必由之路:即积极发展现代制造技术;运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基地建设获取集聚经济效益;发展"静脉产业"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创造良好的绿色转型环境:完善绿色考评体系;实施绿色税制;健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支持绿色金融。  相似文献   
5.
走进 这是一个让你远观感到他们衰老、行动不便,甚至有异味,以致没有任何冲动要接近的群体;这是一个风华不再,需要家人、医护人员照顾的群体;这是一个不能再活跃于社会活动之中,非常孤独的群体……但是,你一旦深入到这个群体,就会发现,他们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衰弱,他们的生活也有鲜活与生动,这就是福利院的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6.
施工企业建立“内部模拟市场”是实施项目法施工重要的管理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说明模拟市场的特点,对“内部模拟市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韩晶 《广西社会科学》2009,(11):107-111
在许多情况下,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篇中主观性的常用策略而不具有语言系统的规定性,它们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实际运用中有理据的不同选择。形合、意合的语用效应包括文体特质效应、主题烘托效应、思绪彰显效应和时代标志效应。  相似文献   
8.
岁月如歌     
记得Jay出《范特西》时我才上初一,那时拥有的是很简单的快乐。明朗而透彻。班里的同学拿来Jay的录音带,放进廉价的“随身听”里静静地欣赏,听的时候觉得很陌生,但又感到很满足。那时才知道,歌原来还可以这样唱。于是,我们用极不成调的和音在元旦联欢上唱《爱在西元前》,唱《简单爱》。在那低调的歌声中,我们迷迷糊糊地度过了初一的岁月。  相似文献   
9.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推进,老年人养老方式亟待发生变革,拥有专业助人理念、知识与技巧的社会工作者正在以不同方式介入到养老事业领域,社工介入的必要性已在实践中得以证实,但社工介入老年服务需要技巧。  相似文献   
10.
以济南市儿童福利院为例,通过对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寄养家庭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寄养基地、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和半完全参与式的实地调查,研究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寄养家庭与孤残儿童遴选制度实施不规范、寄养家庭与孤残儿童配对缺乏科学性、家庭寄养关系的中断或变更、寄养家长康复技能培训不足、家庭寄养社会资源整合不足以及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等,并分别从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家庭寄养工作、建立寄养家长常规培训制度以及建立国家、儿童福利机构、寄养家庭、社会四方良性互动的孤残儿童社会救助体系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