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改革发展新阶段与建设广东现代文明广东省精神文明研究中心课题组从20世纪迈向21世纪,是人类历史千载难逢的跨世纪转折。农业文明已成为最后的一抹余辉,工业文明也已滑过如日中天渐成午后斜阳,而现代文明正如一轮朝阳冉冉上升。党的十五大把一个战略性的宏伟纲领...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应该是 :以理想信念建设作为核心 ,以清除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作为一项突出任务 ,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主线 ,大力倡导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和制度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 ,不断提高群众性创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现代珠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珠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动力顾作义林琼现代珠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从古南越文化、移民文化、传统珠江文化到现代珠江文化的发展进程。从这一发展轨迹看,新工业化浪潮的洗礼,市场经济的催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与交融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引导,是现代珠江文化形成与...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广东“四小虎”的中山、东莞、顺德、南海四市县,率先改革开放,在实践中探索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路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呈现出一派经济繁荣昌盛,社会文明安定,人民幸福富裕的新景象。他们的实践与探索可以概括为“三句话”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新工业化基本路径与新的选择林洪,戈晓宇,顾作义(一)当东欧、苏联“沉船”之后,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珠江三角洲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闪光点。在我们看来,珠江三角洲的繁荣,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广东实践的成功,具体来说,就是走新工业...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的改革,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包”为突破口,以对下放权、对内搞活为主要内容,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的作用首先从流通领域取得突破,然后扩展到生产领域、分配领域,如今,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市场经济的蓬勃兴起,催化了珠江三角洲文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育了珠江三角洲人的新观念、新意识。1、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育了珠三角人的新价值观。传统的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平天下”,主张以“德”治天下,道德价值是最高价值。在文革期间,则崇尚“政治至上”,政治…  相似文献   
7.
广东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才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与提升,创造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集群.广东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高、覆盖领域广,涌现出一批领军企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区域和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但也存在产业同质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发展广东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思路是以产业化为方向、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园区为依托,做大做强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企业和品牌.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特征,提炼和总结了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树立文化兴国战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尊重客观规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良性发展;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梯度开发和重点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中共广东省委批准,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省社科院、广东省委党校、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广东省府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广东改革、开放、搞活理论研讨会”,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于1987年9月21日至25日在广州召开。这是近几年来广东最大型的一次理论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省党政、经济、宣传、教育部门的领导同志,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部分市、地和企业的代表,共216人。省直机关干部和广州地区一些高校、科研单位的教研人员1000多人,列席了大会旁听。这次研讨会,对广东8年多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对今后如何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开放、搞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提出了不少具有真知灼见的理论对策。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顾作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带来道德的进步,还是带来道德的滑坡,在这一新的条件下,迫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道德建设的途径是什么,这既是一个理论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作一点探讨。一、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