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世之 《中州学刊》2007,(4):153-156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伏羲文化在这里得到广泛的分布与发展,到处都有伏羲、女娲的史迹与传说。比较著名的有淮阳羲皇故都与太昊伏羲陵、濮阳雷泽华胥履迹处、郑州浮戏山、巩义伏羲台、孟津龙马负图寺、洛宁洛出书处、西华女娲城与女娲坟、上蔡白龟庙、沁阳伏羲女娲殿、济源女娲补天石。伏羲、女娲的丰功伟绩,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将永存史册,长留于人们的心目之中。  相似文献   
2.
都城与文明同步,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它是城邑制度的最高形式。在浩如瀚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中,都城分别以京、都、国、邑、京师、京辇、京城、京华、京阙、京畿、国都等各种美称而彪炳于史册。我国悠久的历史,铸造了为数众多的名都。这些星罗棋布的都城,曾以绰约的风姿和伟岸的身躯,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人类文化增添了异彩。汉儒董仲舒《春秋繁露》云:“为人君者,取象于天。”揭示出了中国古代文化各种基本形式祖述其天文之源的奥密。试以都城规划而论,有关“象天”的迹象比比皆是,有踪可寻,充分表现了独具风格的华夏文化和中国古代人们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3.
我国何时开始储冰及有冷藏设施?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早在西周时候,人们已经知道利用天然冰来延长肉类、蔬莱及果品的贮放时间,使其保持新鲜。《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王室设有管理冰政的官吏——凌人,其下有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和吴王阖庐都有自己的冰室。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变革时期,由于当时科学的不断进步,为了夏日降温和食品防腐的需要,人们非常重视对于天然冰的储存及冷藏设施的建设,现就有关问题略述如次。  相似文献   
4.
中原地区位于我国第二大河——黄河的中下游,包括河南省的绝大部分、晋西南、冀南、鲁西及陕西关中一带。这里有举世闻名的黄土堆积,其被覆的深厚和堆积的广袤是世界上所罕见的。那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地貌,被誉为“疯神捏就的世界”。疏松而肥沃的土壤,培植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被称为“黄土地区的繁荣”。按照传统的说法,大约在公元前四千年至两千年间,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流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几个奴隶制国家,因而中国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人把世界上七个古代文明称作现代文明母体的“母文明”,这些“母文明”即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密诺斯文明、玛雅文明、安底斯文明、哈拉巴文明和中国文明,它们是各自独立发生的。在这些文明中,只有中国文明是一直到现在持续了四千多年的。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就是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本文仅就我国中原地区的古代文化与文明问题加以探讨,以就正于学术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5.
关于楚族的族源及其发祥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的发祥地究竟在哪里?学术界历来争议很大。有的认为“楚为夏后,盖亦以为西方民族也”;有的主张“楚民族之疆土自后世观之,虽在江汉流域,而其最初之来源,则当自东方”;也有人根据楚曾僻处于荆山,便把江汉流域视为“楚发祥起家之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楚之族源和楚人早期居地,故而不可不论。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古史传说时代,中原地区有一个以“祝融”命名的部落,其中有一个称作“季连”的氏族首领,就是楚民族的直系祖先。关于这个问题,许多文献均有明确记载。《史记·楚世家》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  相似文献   
7.
虢国史迹试探马世之(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虢是西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国家。文献记载,除东虢、西虢之外,还有南虢、北虢、小虢之称。历代言虢,甚为纷错,有些竟然相互抵牾。《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陕县云:“故虢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荣阳,西虢在雍州。”《左传·...  相似文献   
8.
丹阳为楚之始都,楚人最早在这里立国,由此开创了长达八百年的宏伟基业,一部气势磅礴的楚国史,只有从丹阳写起。关于楚都丹阳的地望,是史家争颂颇多而又未能彻底解决的一个问题。有人将它列入楚国历史文化“十谜”之一,认为若不下大力气解决,将使半部楚国历史了无归处。因而对于这一问题的深入探索,已经迫在眉睫,成了刻不容缓之事。 在丹阳地望问题上,学术界的意见分歧很大,归纳起来,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如下诸说: 一曰当涂说。《汉书·地理志》:丹扬郡丹阳县下班固原注:“楚之先熊绎所封,十八世,文王徙郢。”今人谭戒甫亦云:“楚到山东后,由于周族的发展,楚又被迫迁徙到今江苏丹阳。”此“江苏丹阳”所指实即安徽当涂之丹阳。王玉哲认为,楚族系由河南东部徙居于苏、皖境,到熊渠时始沿江西上,因而“楚之先王熊绎所居之丹阳,当以此地最近情理”,极力推崇当涂说。  相似文献   
9.
楚族原属华夏集团的一支,其早期居地本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只是由于某些原因,他们逐渐南徙,并最终建国于江汉流域一带。关于“楚”这个国号兼族名的涵义,据说是因为他们曾经居住于林莽之中,并在自己部族周围植以荆楚,作为城寨之类的防御设施,因而得名。楚人大约在祝融之世即已掌握了筑城技术,史称“祝融作市”,市与城的建筑往往相因,所谓“作市”,或因“作城”而来。楚祖祝融被后世奉为城墉之神,大都小邑,无不设城隍庙以祀之。“祝融之原始神格,为水庸,为城隍,而后世习以为火神者,或以都邑遇了火灾,必祈禳于城墉之故”。楚族先民既会植荆楚之寨,亦能筑夯土之城,当他们从中原地区迁徙到江汉流域以后,就同当地土著居民结合一起,在我国的南方筑起了一座又一座城邑。“楚王城”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楚人在楚地所建筑的永久性的防御设施。  相似文献   
10.
秦代陈县的地望在今河南淮阳县境。古陈城(即今淮阳县城)雄踞黄河以南,淮水以北,地处广袤的豫东大平原上,是由江淮进入中原的门户,系陈、楚故都,历史名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据有关文献记载,从公元前278年楚惠王灭陈置县起,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循而不改,陈之设县者可谓久矣! 关于秦代陈县的设置虽属无可辩驳之事实,但对其郡属问题却历来争讼甚多,有陈,砀,楚和颖川诸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它涉及到秦朝行政区划等一系例问题,故而不可不论。现就陈县的郡属及其相关问题探讨如下,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