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居住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部的卡力岗山区的一部分说藏语安多方言,有部分藏族生活习俗的回族穆斯林,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二十多年来的卡力岗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也存在着许多显而易见的不足。本文旨在对这二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做一个学术回顾,以求为今后的卡力岗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
移民的文化适应:宁夏吊庄移民的生育观念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华  马伟华 《南方人口》2008,23(2):50-56
以扶贫与保护生态环境为重要出发点的宁夏吊庄移民规划,使居住在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大量回族群众搬迁到了宁夏北部易于得到黄河灌溉的地区。伴随着这样的移民搬迁,回族群众的思想观念必然发生变迁。在移民的各种思想观念中,生育观念的转变体现得最为直接与明显。因此,移民群众在生育观念方面的调适就显得极为重要。移民迁出地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以及迁入地的社会观念、价值标准.都深刻地影响着移民的生育观念。在这些因素中,迁入地城市文化的影响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保护及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旨在说明,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得以形成并且不断发展的载体.因此,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也是保护并弘扬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民俗学被引进中国之初,包括此后一段时间内,对于民俗的界定一直没有脱离民间文学、民间古俗甚至传统历史学的影响。以钟敬文先生为代表的新时期中国民俗学界对民俗的界定大大扩充了其内涵和外延。近年又有人提出了泛民俗的观点,这是对传统民俗界定的拓展。不管怎样,只有将民俗内涵的界定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潮流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凸显出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才会促进学科理论的完善,也才能使其在众多学科中争得一席之地,而不被相关学科淹没与吞噬。  相似文献   
5.
从民族学的角度看宗教的功能及其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在少数民族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尤其对于促进民族社会的整合以及展现少数民族的认同,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在看待宗教对于民族社会的正面影响的同时,还应正视宗教对于民族社会的负面作用。因此,新时期,民族学界对于宗教功能的研究,也必须采取多学科、多视角的原则,将不同学科以及研究方法整合起来,从民族地区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加强对于宗教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宁夏乡村回族在择偶方式、择偶标准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男女青年择偶方式与择偶标准的变迁,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乡村回族传统生活方式、生产模式以及价值理念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歌谣之一种的“花儿” ,可以反映其传唱者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民俗。流行于青海地区的“花儿”在许多内容上真实地再现了那里包括农作物的种类、农具以及生产过程等方面的农业生产民俗。同时 ,透过“花儿”的内容 ,我们还可以从中窥见该地区农业生产民俗在一定历史时期发生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也是民族社区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随着部分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当地的民族文化、民族关系、民族权益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在城镇化建设中,将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民族关系稳定、民族权益保障等问题有机整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类学、民族学界关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研究形成了这样一些热点:文化(社会)适应研究、社会(城市)融入研究、社会支持研究、城市民族关系研究、公共服务与权益保障研究、服务管理与城市民族工作研究等。现有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存在热点主题扎推、新的研究领域开拓不够、理论与方法创新交叉不强、田野民族志过少导致解释力弱化等不足。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客观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采取跨学科的视角,积极借鉴多学科理论、方法,是适应未来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在城市民族问题研究方面取得更大成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屯垦戍边记忆以符号记忆、情节记忆、价值记忆的表现形式作为外在呈现,以其蕴含的各民族团结互助、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往和伟大兵团精神作为价值内核。屯垦戍边记忆的传承与传播不仅能深化国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屯垦戍边建设历史的认知,而且能够使其在加深情感共鸣的同时内化价值记忆,最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于外显的行为实践,显现出从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再到行为认同这一递进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