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0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从大兴安岭西去,是广阔的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与鄂尔多斯草原。历史记载的第一个草原王国——匈奴王国,便在这里活跃并兴起。《晋书·北狄传》曰:"匈奴之类,总谓之北狄……夏曰荤鬻,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匈奴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公元1世纪(东汉初)。他们的骑兵纵横大漠南北近300年,将匈奴之名永远刻在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丰碑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但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使大学生通过志愿行动走进农村社区建设中,这不仅有利于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同时也拓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平台。基于此,本研究的宗旨就是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走进农村,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并促使二者构建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两千多年来,围绕昭君出塞这个典故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昭君文化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昭君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中华“和合”思想;昭君文化的核心价值是“追求和谐”的理念;其重要价值是“坚持和平,反对战争”。昭君文化蕴涵丰富的人生哲理,具有鼓励人性追求完美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杨景贤是蒙古族第一位戏剧家,也是元末明初最多产、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杂剧《西游记》对小说《西游记》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然而,过去学术界对他的生平若明若暗,甚至有不少误解。本文依据史料,考索了杨景贤的姓字、生卒年、交游以及他与朱棣的关系,并反驳了杨景贤是“文化特务”之说。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陕甘宁根据地农业合作社的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冀 《江西社会科学》2008,3(2):146-150
1942-1945年间,陕甘宁根据地开展的合作化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重要措施,而不仅仅是革命危急形势下的应急之举.从整体上看,它是中共创新地利用乡村互助合作生产的传统,以合作社为契机,全方位推进乡村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革.此举不仅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广大民众通过合作社组织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参与中形成了与中共政权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得中共逐渐实现了对乡村社会资源的全面掌握.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市农村几乎没有相应的医疗卫生保障,乡村社会疾病丛生,缺医少药,严重威胁着广大农民的健康和生命。在卫生工作四大方针的指导下,京郊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逐步展开,主要包括开展妇幼保健、卫生宣传、防疫注射、爱国卫生运动等卫生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采取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初步缓解了农村缺医少药的急需。  相似文献   
7.
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上对“大跃进”模式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冀 《南都学坛》2002,22(2):37-39
195 9年庐山会议对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张闻天的《庐山会议上的发言》 ,深刻地分析了“大跃进”模式的严重错误 ,而“大跃进”模式是毛泽东理想中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上不仅对“大跃进”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剖析 ,而且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 ,对导致“大跃进”运动发生的思想方法、思想作风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8.
元末明初蒙古族作家杨景贤的代表作杂剧《西游记》第一次配齐了唐僧取经的队伍组成 ,并对其出身来历做了清晰化、定型化处理。在把人物来历神异化的同时 ,却把人物性格写得更加世俗化 ,形成有趣的二律背反。剧中对人物形象进行了生动的刻画 ,更加注重性格的内在统一 ,基本奠定了其形貌和性格特征 ,从而对二百年后的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据日本《东方学》杂志1980年一月号报道: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召开的日本东方学会第二十九届全国会员总会上,日本九州大学副教授森川哲雄发表了题为《“巴彦塔拉盟史料集成”中的康熙朝文书》的论文,专门研究了清代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土默特蒙古的文书档案。这项研究值得我国蒙古史、清史研究工作者注意。  相似文献   
10.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是以汉地做为国家根本之地的,这与以蒙古高原为本土的成吉思汗至蒙哥汗的蒙古王朝相比,是很不相同的。就是说:元朝一方面继承了成吉思汗以来大蒙古帝国的统治结构,另一方面又具有传统的中国王朝的外貌。汉地的人力、物力资源是它军事力量的最大依靠。导致忽必烈政权改变传统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他与据有蒙古高原本土的末弟阿里不哥为争夺大汗继承权而发生的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