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社会学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马奇柯 《社科纵横》2007,22(5):35-37
关于企业智力资本内涵的理解,国内外研究者尚未统一认识。文章概括分析了国外关于智力资本的界定,并从实际出发对企业智力资本的定义和构成进行重新界定,提出了企业智力资本存量和增量概念。文章随后分析了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的内涵、目的、主要特征及重要意义。最后,构建了企业智力资本开发模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外社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服务青少年、社区精神培养、文化育人、社区教育、邻里互动以及共建共育等方面对我国社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奇柯 《江汉论坛》2008,1(4):73-76
从社会学视野来看,一项社会工作系统大致可以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非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介体、环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都施加影响,产生作用.非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虽不是专门直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当它存在并发挥自身系统功能时也会间接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兴奋与抑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奇柯 《江汉论坛》2007,3(2):129-131
接受主体在接受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依靠脑的兴奋和抑制相配合.本文正是从兴奋与抑制这一接受条件和接受状态出发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提出要最大限度地激活接受主体的兴奋点,最大限度地降低接受主体的心理抗拒,注意把握接受主体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道德生活中,除了每一个社会都会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总体道德之外,依据人们不同的公共生活领域,可以大体划分为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职业活动领域中的道德和家庭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它们互为作用.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家庭美德是公民个体道德化的摇篮.我国在道德建设中,既要重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也要重视个人品德建设.相对于前者公德所具有的公度性、他律性和制度性而言,作为私德的个人品德则具有私人性、自律性和自决性的特点,并且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构成了辩证统一的道德整体.公德建设和私德建设是当前道德建设的双重任务,既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从宏观上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以促进社会主义道德不断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个体道德,又要从微观上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注意提高社会成员的个体道德素质,以实现公德与私德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在集群内发展的优势和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群内的中小企业获得了集群外企业难以实现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但是,企业的聚集对群内企业的创新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集群内的企业应谨慎分析集群内发展的利弊,并制定相应的战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奇柯 《江汉论坛》2004,49(9):25-27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拥有较为适度的动力的时候,它才保持其持续稳定的发展趋势。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结构,主要包括动力主体、动力客体、动力传递媒介、动力源、动力方向、动力贮存体,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的主要内容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