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马宗正 《回族研究》2006,(2):103-106
回族习惯法的研究对我们了解回族的行为方式、法的观念、社会控制及其法文化的生成、演变等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在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具体论述回族习惯法形成发展过程的历史特殊性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经济增长缓慢的恶性循环.如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如何培养更多、更强的少数民族地方人才,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成为关系能否实现西部大开发宏伟蓝图的重大问题.笔者以民族预科教育为切入点,指出民族教育在西部开发中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提出如何改革、发展民族预科教育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战略.  相似文献   
3.
集市①是一个综合的经济社会文化载体,它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传统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中叶至清代,我国集市的蓬勃兴起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宁夏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为此,本文拟对明清时期宁夏集市发展状况作初步考察,分析宁夏集市的类型、结构特色和功能,为深入研究集市文化提供历史素材。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法文化中孕育着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神学法治理念或法治因子.本文对伊斯兰教法中国本土化及其对我国回族穆斯林法治理念建构之影响,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作者对固原市五个村庄社区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对欠发达农村地区农民社会网络的结构形态、农民个体与网络中其他角色的互动状况,以及他们在经济行动中调动和利用这类社会资源的方式等进行初步描述与分析。调查表明,以血缘和婚姻联系起来的亲缘关系依然是固原市农村社会网络构造的主导模式。同时,农民的社会交往正在突破家庭、家族的固有界限,农村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已初步显现。政府的农村发展干预政策应考虑有助于农民社会网络的扩展与优化,从而使农民能够通过其社会网络的运行自发地、内源地调动农村社区及农户家庭生计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6.
繁荣哲学社会科关键是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社科研究队伍.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困境中奋力攀登,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理论创新,促进科教兴宁,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提供积极有效的理论支持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推动宁夏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对宁夏社科研究队伍状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对比,提出繁荣我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及增强理论创新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经济增长缓慢的恶性循环。如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如何培养更多、更强的少数民族地方人才,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关系到能否实现西部大开发宏伟蓝图的重大问题。以民族预科教育为切入点,指出民族教育在西部开发中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提出如何改革、发展民族预科教育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战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 ,就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适应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在阐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理论的基础上 ,对西海固地区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当前适应程度进行了分析 ,并就如何进一步引导该地区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