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法治总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它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条件而抽象存在。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去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我国的法治建设是建立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我国的法治建设遵循马克思主义有关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反映的客观规律;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基础,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经济政治利益的、自觉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对当前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反映。那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我国的法治建设二者有没有关系呢?如果有,那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试图通过论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以期客观地揭示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分析指出,网络言论侵犯隐私权是一种新的侵权方式,它使公民隐私权的外延扩大,从而受到更多形式的伤害。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必须进一步完善法律机制,从法律防范与救济角度作深入地有益地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