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邓小平深刻理解这个时代主题,作出了精辟的概括。揭示时代主题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时代主题的揭示,为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揭示,立足于对当今世界真实矛盾的分析,对国际关系本质的把握。经得起社会生活实践的检验,所以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  相似文献   
2.
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哲学出路问题的思考马毓新我国确立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商品经济大潮的势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往的计划经济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结构、社会意识之间便发生了深刻尖锐的矛盾,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出现了危机和挑战,也要求...  相似文献   
3.
精神生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精神生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将成为整个社会生产的主导因素和首要形式。我国面临实现四化伟大任务的时候,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更需协调地发展,即不仅要大规模地发展物质生产,而且要迅速发展精神生产。因此,深入地、系统地研究精神生产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试就精神生产的含义、精神生产力、精神生产关系、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的关系及精神生产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等,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和难题 ,归纳起来不外乎“人”和“财”的问题 ,所以 ,扫除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阻力和障碍 ,必须解决好人的思想、人的知识结构和人的素质问题 ;解决好资金筹措及引资等问题。处理好了这两大问题 ,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便有了“软”、“硬”件的保障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起点;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前提;善于升华经验和创新理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要求;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放眼世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然视角;把总结历史和前瞻未来有机结合起来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方法。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所主导的精神意蕴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代发展的特征相结合。进一步探讨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经验,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毓新 《社科纵横》2001,(6):30-31,51
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就是以德治吏.以德治吏必须正确看待权力与道德的关系,在权力行使时必须"唯德是辅",加强道德对权力的约束力.从而建立和完善道德、法制和民主三位一体的调节系统.  相似文献   
7.
民族院校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毓新 《社科纵横》2003,18(5):76-77
要搞好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从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特征出发 ,联系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背景、宗教习俗、成长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 ,从一系列手段、方式、方法上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8.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着力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事业是其题中应有之意。保安族是我省的特有少数民族之一 ,本文理清了甘肃保安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及创新的基本思路与主要途径 ;提出了依靠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观点 ;论述了优化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升级的基本措施。如切实加强第一产业 ,农业必须面向市场 ,体现特色 ,依靠科技、创农字号名牌 ;改造提升第二产业 ,要从体制创新入手 ,坚持市场导向、技术支撑 ,突出重点、培育主业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 ,确立优先发展服务业的新思路等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9.
马毓新 《社科纵横》2010,25(10):3-5,10
通过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起源及其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总结,深刻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涵义和特征,分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起到的历史性决定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必须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是一个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深刻剖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