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医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等教育规模、结构经历迅猛发展时期 ,面临着教师、病员、设备、食宿等诸多方面的困难和矛盾 ,如何保证高等医学教育质量 ,是摆在高等医学院校面前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我们认为参照国际高等医学教育质量认证标准 ,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教育管理经验 ,提高教学质量是保证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康有为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马洪林近十余年来,对康有为的研究与评论,成为史学界的一大热点,康有为的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重新被中国学术界所承认。1996年7月23日至25日,由青岛康有为研究会、青岛社会科学院和青岛社会科学联合会召开的“康有为与中国近...  相似文献   
3.
今年正值义和团运动发生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学术界对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论资料的提要钩玄、档案的挖掘整理、社会调查的实践.抑是论文的结集、史实的辨伪、版本的校、专著的梓行,可谓林林总总硕果累累。本文拟展示其中重要的学术内容,以供深入研究参考。一、史料整理提要钩玄史料是研究的基础工程。一百年来,许多史学工作者甘作人梯,钩沉辑佚提要钩玄,发掘整理出许多深藏秘府的义和团史料汇编,包括史料丛刊、档案史料、外文选译、调查报告、笔记手札、书文揭帖、交涉史料等,出于深宫,选自口碑,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4.
康有为是在近代中国有很大影响的开创性历史人物。把康有为定性为"改良主义者"并长期进行批判,是康有为研究领域最大的理论误区;重前期轻后期,重国内轻海外,判定康有为前期进步后期反动,是"由好变坏"的典型,更是康有为研究领域方法论的极大错位。还康有为"一个先进中国人"的历史本来面目,是我国史学界长期的学术使命。  相似文献   
5.
马洪林 《学术研究》2003,2(10):92-98
康有为的文化观代表着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过渡文化形态 ,它开启了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河。康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更是吸纳外国优秀文化的先行者 ,他在向西方寻找文化真理时并未丧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他构建的中外兼容的文化思想体系 ,犹如流淌的河、博大的海。通过解读他的文章理论、书法理论和绘画理论 ,可以小见大 ,在文化学上有“以蠡测海”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为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中国航空运输事业量的飞速发展却无法代表其质的进步。飞行流量的持续增加,加剧了空中交通的拥挤,实施流量控制成为解决空中交通冲突、保障飞行安全的主要措施,但由此也造成了航班的延误以及对空域资源的浪费。于是提高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服务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光辉历史上,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以后,由于中国社会矛盾和社会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爱国问题不仅成为一个不同于以往历史时代的突出问题,而且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新质和内容。中华民族不仅要武装反抗资本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而且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反对侵略者的压迫、剥削和腐蚀。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刺激下,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热望改变祖国落后挨打的悲惨处境,欲致祖国于富强之域,成了这个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更深刻的内容。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思潮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不仅与反侵略战争联系在一起,而且与改良和革命联系在一起。毛泽东同志指出:“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来决定。”①戊戌时期,站在时代前列出而领航的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他  相似文献   
8.
最近读到刘玉明教授、戚俊杰教授新著《辩证看甲午》(海洋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一书,感到一股思辨的清流,灌溉着读者渴求史学变革的心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型史学研究的新式文本。一、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论证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必然性以往的甲午史著多从侵略与反侵略、正义与非正义的思维层面展开,很少从哲学内涵与辩证逻辑去解剖甲午深层结构,虽不乏历史研究的激情,却淡化了历史逻辑的思维严密。《辩证看甲午》转换视角,另辟蹊径,打破历史从头说直起的常规,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甲午战争中有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的问题集中进行…  相似文献   
9.
戊戌变法虽然过去了整整100年,但从未间断过激发读史者的逻想与评说。近年由于学术思想界展开了关于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化问题的新讨论,人们已在"革命"与"改良"能互相兼容彼此牵动上悟出了不少新理,也省察到给戊戌变法以改良主义性质的政治定性是走进了理论误区。诚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由于近代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而戊戌变法"救亡图存"的真正内容就是企图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  相似文献   
10.
史学的灵魂     
文学家说,爱情是创作永恒的主题,我说爱国主义是史学研究的伟大灵魂。古往今来,多少充满爱国心识的史著,鼓舞人们去博战,去奋斗,去开拓,去创新,中华民族的丰功伟业与史学的鸿篇巨著同时传之不朽。史学研究诚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古老的史学显得有些失重,甚至受到社会的冷遇,似乎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我不认为史学已陷入危机,而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史学研究正可把握当前的大好时机向为现代化服务目标转轨,发扬史学研究通古达变引导人们转变观念的职能,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的珍品,树立正确的理论观与价值观,让爱国主义思想成为史学研究的主旋律。洋溢着豪放、阳刚和激情的史著,一定会引起社会强烈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