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古人说:“盖棺论定”。但是,从历史上看,有些人物在“盖棺”以后却长期不能“论定”,明清之际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金圣叹就是其中之一。近十余年来,对金圣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他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巨大贡献,基本上已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研究者所公认,但对金氏思想的评价却仍有很大的分歧。这个分歧主要是由金批《水浒》、《西厢》,特别是由金批《水浒》中所表露的一些互相矛盾的评语引起的,论  相似文献   
2.
《历代赋汇》,清康熙间陈元龙奉敕纂修,正集140卷,外集20卷,逸句2卷,补遗22卷。共184卷,收自宋玉至明代的赋3834篇。据湖南图书馆刘志盛同志《赋书目录》,此书有清康熙间内府刻本,另有清光绪十二年(1886)刻162卷本及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点石斋印162卷本。(无《补遗》二十卷)1987年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曾据清光绪间双梧书屋俞樾校本整理影印,我所见者为康熙间刻本及1987年影印本。  相似文献   
3.
4.
模拟是一种最原始的学习方法。不仅无知的小孩知道通过模拟大人的行为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连幼小的野兽也知道模拟前辈的行为以掌握生存的技能。这就给人以一种印象:似乎模拟只是一种很低级的学习方法,到人们可以进行很复杂的思维活动时,模拟的方法就不适用了。其实,一些高级的思维活动和创造发明也离不开模拟。科学上某些旧定理。旧结论的推翻和新定理、新结论的发现,往往是从对前人的实验进行模拟的过程中得启迪。某些  相似文献   
5.
船山思想是否具有启蒙的性质以及船山是否为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问题,这是牵涉到对船山思想的总评价的大问题,我没有作过深入的研究,现在仅据个人浏览所及,就有关的两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想法.首先,什么叫做启蒙思想?具备什么样的思想才叫做启蒙思想家?这在欧洲哲学史上本是没有问题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有过明确的论述。但是,我国封建时期的思想传统同欧洲中世纪是有区别的,经济情况和政治制度也有所不同,因而尽管双方在历’史将要跨入近代或开始跨入近代的时候都有一个启蒙的任务,其基本的性质也相同,即都是使人们从封建主义的蒙昧下解放出来,但表现形式却有区别。在欧洲。  相似文献   
6.
马积高 《船山学刊》1991,(1):94-104
连珠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文体,它通常由若干短章合为一组,每章一意,长的十几句,短的几句,一般用骈体,押韵与否则不一。晋傅玄《连珠序》说连珠“兴于汉章帝之世,班固、贾逵、傅毅三子受诏作之……其文体,辞丽而言约,不指说事情,必假喻以达其旨,而贤者微悟,合乎古诗劝兴之义。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所说的清初,是指清朝入关以后到雍正约九十年的时间。这一阶段学术思想的特点学者们的看法不一。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及《近三百年学术思想史》以清代考据学的生、住、异、灭作为考察清代学术思想发展、变化的基本线索,认为清初是考据学启蒙(生)期,乾、嘉为其全盛(住)期,道咸以后为其蜕变(异)与衰落(灭)期。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没有分期,但实际是以理学与考据学的消长作为基本线索,而比较突出理学与经世致用相结合的观点,同梁氏相比,大大地降低了考据学的地位。对清初,则强  相似文献   
8.
一、战国文化的历史特点屈原、宋玉、荀况都是战国后期人,他们的生活和创作都受着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深刻影响。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政治发生大变化的时期。然其变化的性质,由于文献的不足,史学界尚无一致的认识,根据现有材料,我比较倾向这样的看法:西周以前,生活  相似文献   
9.
谈到赋与诗的关系,我们首先就会想到班固《两都赋序》所说的“赋者,古诗之流也”这句话,它是我们现在所见到关于诗、赋关系的最早的定义式的表述。但诗究竟怎样流为赋,班固在后面说得比较含混,又与他在《汉书·艺文志》中的论述不一致,因而后人在发挥这句话时就表现出理解上的歧异。有人把它坐实为赋是诗的六义之一,有人认为是指赋继承诗的美刺的传统,有人则联系《汉志》,认为赋是诗之“不歌而诵者”。  相似文献   
10.
<正> 辞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源远流长的文体,有大量的优秀作品,不仅对诗、词和骈、散文有过重要的影响,对变文、话本等通俗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某些历史原因,我们的研究者长期对它重视不够,即或注意,也只限于汉或隋以前,因此,尽管近些年来我们在文学资料的编辑校点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辞赋(除屈宋赋外)资料的整理却未受到注意。从深入开展研究的需要出发,我认为,当前有必要着手编辑一部《历代辞赋总汇》和一部《历代赋论丛编》。这里仅就编辑《历代辞赋总汇》谈谈个人的意见。一、现存的辞赋总集和文学总集不能适用辞赋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