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从传统文学理论中情感的宣泄作用谈起,认为文学的宣泄作用有着最长久而必然的人性依据。因而人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去亲近那些具有强烈宣泄作用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通俗文学作品。文章认为:通俗文学作品热不但不会逐渐冷却下来,反而还会因社会文化结构的进一步分门别类而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连芬 《学术界》2001,(2):271-275
<文学原理新释>(顾祖钊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2月版)是一本兼具学科性与学术性的新著.它整合了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借鉴了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新成果,反映了当代文艺理论的全貌,在发展和创新中使其体例不仅完备、周详,而且充溢着时代气息.创造性地对传统文论进行新的诠释,使之与现代接轨,与西方文论互补."新释"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三元式艺术至境"论的提出.特别是对"意象"的阐释,具有相当程度的原创性,使得理论终于可以更合理地阐释复杂的文学现象,尤其是西方20世纪以来,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