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家都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等名著中,曾反复讲到:在消灭了私有制和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之后,社会的商品生产关系及其价值规律和货币就随着退出历史舞台,“物统制着人”的状态也随之消灭。例如,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说:“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又说,这时作为社会按劳分配和以等量劳动交换等量劳动的尺度和凭证的,是一张代表多少社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作者去年十月间在武汉师范学院政教系所作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专题报告的一部分(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专题报告的第一节)。此次发表时,作者又作了部分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作者四月间在经济理论讨论会上海会议上的一个发言;为在本刊发表,作者曾作了个别文字上的修改.  相似文献   
4.
(一) 引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学界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有两次探讨和争论。第一次是在六十年代初,第二次是粉碎“四人帮”之后近两年开始的,讨论还在继续深入进行。第一次的争论也相当热烈,报刊上也发表了一批文章,但无论就其广度、深度或现实性的程  相似文献   
5.
《资本论》这部巨著,艰深难学。本文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对《资本论》的结构做了深入浅出、具体详明的介绍,把《资本论》由抽象到具体的说明方法与结构结合起来进行剖析,把各卷的不同重点与全书总体联系起来加以阐述,遇有争论、疑难之处,则表达了作者独立的见解,对学习《资本论》的方法,也给予切合实际的指导,很值得学习与研究《资本论》的同志一读。原文较长,分两期刊载。  相似文献   
6.
对商品的价值由什么样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问題,孙膺武同志和何安同志的论点是基本相同的。他们都主张价值由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只是在论证上各有一些特別的说法;其中有些说法,在我看来,由于要把他们自己对馬克思的误解圆成正确,就显得格外牵强。不论我的理解如何,为着多方面交換意見,我且分述如下: 孙、何二位同志的基本論点  相似文献   
7.
今年四月二日至七日, 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顾问、著名经济学家骆耕漠同志,应邀来我院对政治教育系师生作了《关于商品流通过程中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问题》的学术报告,並与部分教师就此问题举行了两次座谈。现将他的报告和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8.
在《商品经济的消灭及其规律的探索之一》一文中,我曾经初步论证:列宁也与马克思、恩格斯一样,确认商品经济是私有制的产物,在私有制消灭以后,商品经济就会随着消灭。现在,我要阐明这样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未及亲自看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除了巴黎公社的暂时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他们只向我们指出:无产阶级必须夺得政权,才能着手消灭  相似文献   
9.
Ⅲ、关于第三卷第一卷和第二卷首先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中最基本、最内在的规律,那就是直接参预物质生产的产业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规律,或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积累规律,这到第二卷第三篇已经分析得颇为完备了。但是,围绕着这个中心,资本主义社会还有许多经济问题。它们虽然受一、二两卷所已揭示的规律的支配,但本身还另有一些新的规定性,需要循序而进,留到第三卷来补充说明。第三卷除产业资本之外,还涉及独立的商业资本、借贷资本,以及有关的产业资本和土地私有制的关系,这些现实中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这时才把它们作为一个总体提出来说明。它们虽然不直接参预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10.
商品的特有的价值因素是指什么样的经济存在?价值规律是指什么样的经济必然关系?这在马克思《资本论》中有极详细的分析和说明。但直至今日,特别是同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连结起来的时候,仍然有一大堆疑难问题和很不一致的解释。例如确认社会主义经济为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