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3篇
综合类   10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5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记《太玄》是西汉扬雄精意写成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全书结构形式处处模仿《周易》,“以家准卦,以首准彖,以赞准爻,以测准象,以文准文言,以摛、莹、倪、图、告准系辞,以数准说卦,以冲准序卦,以错准杂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它  相似文献   
2.
周代地租制度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近来学者们对于周代的社会性质仍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周代是封建社会,有人认为周代是奴隶社会,有人认为周代是原始氏族社会的未期,有人认为周代包括着两种社会。谁是谁非,还未得出结论。因而讲述周代的各种历史,也就形成纷歧的现象。例如周代的哲学和文学,就有人讲成封建社会的产物,有人讲成奴隶社会的产物,将来可能有人讲成原始氏族社会的产物等。这不免使学习祖  相似文献   
3.
<正> 《周易》一书有经有传。《易传》约有五千字,作于西周初年。《易传》七种,《彖》、《象》、《文言》、《击辞》、《说卦》、《序卦》、《杂卦》。汉人以为孔子所作,是不对的,当是战国时代儒家所作,并不出于一人之手。作者借解释《易经》以阐述他们的世界观,构成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可以说是自成一派的儒家哲学。  相似文献   
4.
謝志文先生对于我們所寫的“楚辞选”提出一些意見,我們首先表示衷心的欢迎和感謝。有的意見足以糾正我們的疏忽或錯誤,如关于注音方面的几个例子,我們將要加以改正械囊庖娀购臀覀兊目捶ú煌?特为申明如下: (1)謝先生說楚辞选“有些地方注的太簡單?笔堑?这本小冊子的体例就是这样,它是供一般讀者的参考,所以力求簡要明白,沒有多所引証。這自?铱磥?当然是过于簡略,而对于一般讀者來說,还是方便吧? (2)悲回風:“刻著志之无适。”按刻义同励,莊子刻意篇:“刻意尚行”。刻意即励志之意。著义同明。适义同往。此言励其光明的志向,  相似文献   
5.
大武,不能说是一个舞剧,应该说是一个具有戏剧性的歌舞,——象征历史故事的歌舞,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歌舞,文学创作与艺术创作统一起来的歌舞。这个歌舞作于西周初年,春秋战国时代还在奏演着,大概在东周王朝灭亡以后,至晚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亡掉了。它的毒命约八百年左右(约公元前1066年至221年)。现在诗经周颂裹还保存着大武的歌辞,别的先秦古书也有些关于大武的记载。我们把这些史料搜  相似文献   
6.
(一)商鞅与商君書商鞅是卫君宗室的后裔,生在战国中期。当时,諸侯間在进行着频繁而剧烈的兼并战爭;社会在由领主封建制度向地主封建制度过渡(我認为中国由西周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学术界各个宗派在展开各种問題的辯論,形成百家爭鳴的現象,而以儒墨两家的势力为大。法家以李悝为先驅,商鞅是最鮮明的旗帜,与商鞅同时有申不害,稍后有慎到。商以法治为主,申以术治为主,慎以势治为主,这是前期法家的三“巨子”。商鞅在魏国做过  相似文献   
7.
我对於陆侃如冯沅君两用生所著中国文学史稿,现在只提出两点意见: (一)中国文学史稿讲商代文学只讲甲骨卜辞和殷代金文,而不讲尚书巾盘庚等篇。他们的理由是“尚书中的……商书事实上还是後代人写的或追记的。”(文史哲1954年7期)抱有这种看法的,不只陆冯两位先生,还有些人认为甲骨卜辞和殷代金文篇幅都很短,最多不过几十个字,而盘庚三为每篇都有几百个字(盘庚上篇578字),因而怀疑盘庚是後人追记或修改。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大有问题。1.卜辞是刻在甲  相似文献   
8.
春秋时代,我国文化遗产的积累已经稍为丰富,如战国人所谓“六经”、西汉人所谓“六艺”——《易》、《书》、《诗》、《礼》、《乐》、《春秋》,当时都有一些传本,为士大夫们所诵习。孔子在整理、传授“六经”方面有着一定的贡献,这是古今学者所公认的;不过,由于社会的变乱,尤其是秦火的浩劫,记载残缺,孔子与“六经”的关系究竟如何?在这方面的贡献究竟有多大? 则古今学者颇有不同的看法,聚讼纷纭,至今莫衷一是。我们今天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的指导下,给予孔子以客观的、全面的、正确的历史评价,对于这个问题——孔子与“六经”的关系,还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上古神話的产生与流传我国上古神话大都产生于原始社会,是原始社会人们口头的文学创作,是他们为了表达自己劳动斗爭的业绩,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表达对于自然与社会的认识,通过幻想编织成的一些神奇的故事,又经过后人的不断加工。神话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題,有必要先概括地分析一下上古神话的內容。就保存到现在的一些神话故事看来,它们的內容虽然丰富复杂,但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大类:  相似文献   
10.
《庄子》第一篇是《逍遥游》。所谓“逍遥游”,从字义上讲,是自由自在地生活着,这是庄子的生活理想(应该说幻想)。但是他仅仅做过芝麻大的小官——蒙邑的漆园吏;(《史记·老子转非列传》)以教授弟子为业,(《庄子·山木·列御寇》)“家贫,衣大布而补之,正(当作(?))縻(麻绳)系履;”(《山木》)曾“往贷粟于监河侯”,碰了一个輭钉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