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设计,从“联邦”到“自治”,经数十年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制度,其发展轨迹,是在实践检验中“制度自信”的光荣过程。云南边疆民族区域自治在正、反两方面躬历的经验、认识与实践中的成效,是增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度自信”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2.
高旗 《学术探索》2012,(10):30-33
以自下而上的视角考量云南边疆民族区域自治中,少数民族权力保障的状况,观察少数民族群体和个人权力是否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机制得到恰当的表达和关护,是云南民族区域自治深化运行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旗 《江淮论坛》2006,(4):30-3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对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问题进行探讨,在于论述法治与德治的内在联系,着重阐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意义和重要作用,并对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提出具体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4.
高旗 《学术探索》2013,(10):11-15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设计,从“联邦”到“自治”,经数十年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制度,其发展轨迹,是在实践检验中“制度自信”的光荣过程.云南边疆民族区域自治在正反两方面经历的经验、认识与实践中的成效,是增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度自信”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5.
从政治效益观看西汉时期的汉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始于汉代的和亲政策就是其统治阶级利用婚姻处理和维持国家及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汉匈双方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必然结果在国家民族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此后,和亲政策便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者沿用,作为调节...  相似文献   
6.
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企业党建工作中的一项新课题。一方面要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努力把党员培养成更加优秀的骨干人才;另一方面,要严把"入口关",把质量作为组织发展的核心要务,努力把更多优秀的骨干人才培养成党员。勘探开发研究院党委从提升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的高度,探索出科学、客观、实用的量化考核办法,把一批基层优秀的生产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为"大油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整体进步往往在重大转折与变革中获得加速度,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后半叶推动的中国社会变迁,开辟出了一个新的时代并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转型中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思维与举措的除旧布新,是中国共产党适应中国21世纪新的历史情况和历史要求做出的重大选择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虽然源于西方民主思想的冲击,但却走了一条与西方民主化程序完全相反的道路,形成了一种与西方民主发展轨迹截然不同的奇特现象与悖论。对这些现象与悖论的研究、思考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中国近代以来改革、革命的坎坷历程的认识,而且对今天改革开放中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较《史记硬为详细记录了西汉一代的社会发展变化及周边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进程。其中的民族专传,在表现周边各少数民族生产劳动、政权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同时,突出了在汉朝大一统政权之下,周边各少数民族交往、征战、逐渐融合的历史。作者班固作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生活在封建社会上升的东汉初年,其著书的思想离不开为封建地主皇朝服务的根本目的。封建正统史现在整部著作中贯穿始终,大到改朝换代,小到具体育词,都反映出作者生活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汉代统治阶级与周边各…  相似文献   
10.
从革命党思维、执政党思维到大统筹思维,是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中宏观决策思想历经的“正、反、合”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从封闭到开放再到努力统筹国际、国内事务的执政能力,见证了中国革命与建设在继承中扬弃、在扬弃中发展的光荣岁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