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魏光峰 《殷都学刊》2007,(1):141-143
中和”思想是孔子全部思想的哲学依据,是儒家思想中至为宝贵妁价值标准,是指导人们追求个体心灵的平和、家庭的和睦、人际关系的和谐以致天人之际的和谐的准则。要求人们在待人处事、治国理政等社会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从而实现人格的完善、人与人的协调和整个社全的文明与和谐。孔子“中和”思想对于处理好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从孔子提出义和利的关系之后,历代思想家都作出了自己的阐释,然而这些解释大多使之走上了绝对化的路子,形成了传统伦理观念中重义讳利的倾向。追根溯源,孔子的义利观其实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一种辨证的观点。重新认识孔子的这一伦理思想,对于在今天社会转型期正确处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特别是加强当代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方面,长期存在着与现实社会生活,与人们思想脉搏不相同步的缺憾。本文试图从理论和现实的结合方面,分析思想政治工作重务虚轻务实的根源,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全面的民主,是有史以来任何阶级和任何社会所倡导的民主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主义中国,竟然还有人打出“要民主、要自由”的旗号向社会主义制度提出挑战,这就不能不使人们对一些不同的“民主”与“自由”的要求进行认真地比较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元朝官修的《宋史·奸臣传》中有韩佗胄,这实乃是一冤案。 韩佗胄(1151~1207),字节夫,相州安阳人(今河南安阳市)。其祖曾韩琦为北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重臣,仁宗朝官至宰相。佗胄以荫入宫,作为宁宗韩皇后的叔父,他在宁宗时执政13年,以枢密都承旨,加开府仪同三司,权位居左右丞相之上,后加封平原郡王,任平章军国事。 在他生活的年代里,南宋王朝发生的三次重要事件都与他有关。  相似文献   
6.
洛邑(今河南洛阳)是东周的国都。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政冶、经济、军事、文化与教育急剧变革的时代,地处中原的河南占尽了各种风气之先。本文从大量的史料出发,分析论证了当时河南士阶层崛起和私学出现的历史背景与嬗变过程,从而得出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士阶层崛起和私学出现均滥筋于河南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网络秩序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世界扩张。与此同时 ,各种破坏网络安全与秩序的非道德行为、违法行为泛滥成灾 ,对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构成了现实威胁。因此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 ,增强防范意识 ,完善网络安全措施 ,重视网络执法组织和队伍建设 ,是当前维护正常网络秩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魏光峰 《殷都学刊》1998,(4):98-100,129
两千多年来,儒家倡导的以“仁”为核心和基石的“君子”人格,是一种大众化的理想人格,它在中华民族思想发展史上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形成这一理想人格的历史进程中,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功不可没,他对“君子”和“仁”的阐释,有着鲜明的东方文化特点,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继承孔子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对于今天的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